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客观的评价丛刺电针(EA)治疗男性少弱精症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推行及拓展祖国医学针刺疗法医治本病提供临床思路和可靠依据,通过试验明确丛刺电针疗法能够改善精液常规参数、性激素水平和缓解少弱精症患者抑郁状态等、改善男性生育能力的影响,以便提出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计划用于将来对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黑龙江省中医院男科门诊少弱精症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接受丛刺电针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治疗穴位、疗程相同,均两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精液各参数情况对比,性激素各参数情况对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情况对比,并随访配偶妊娠率。试验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讨论并客观评价丛刺电针疗法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临床效果。结果:按照纳入、排除、剔除、脱落标准,共纳入患者100例,其中治疗组入组患者共48例,1例后期失访,剔除;1例未按要求治疗,排除。对照组入组患者共47例,2例治疗后失访,剔除;1例中途终止治疗,脱落。两组患者治疗前精液各参数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治疗组治疗前后精液各参数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治疗组有治疗效果;对照组治疗前后精液各参数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对照组治疗有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精液各参数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性激素各参数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治疗组治疗前后性激素各参数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治疗组有治疗效果;对照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参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照组治疗有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性激素各参数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在抑郁等方面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且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效果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通过随访统计,治疗组女方成功受孕9例,妊娠率18.75%;对照组女方成功受孕4例,妊娠率8.5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效果,治疗组痊愈6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62.5%;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48.9%。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丛刺电针疗法治疗少弱精症,能够显著的提高精液常规参数,良好的改善性激素水平,缓解男性不育症患者出现抑郁状态,提高配偶的妊娠率;2.常规针刺治疗少弱精症,在提高精液常规参数、改善性激素水平、缓解不育症患者抑郁状态上是有效的;3.丛刺电针疗法治疗相比常规针刺疗法,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