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信监管重构问题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PLMM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2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电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经过5年多的产业重组,形成了当前基础电信业务市场由6家运营商分层竞争,监管机构独立于运营商的格局。新的监管部门在人手少、任务重、法制滞后的情况下,在互联互通、资费监管、信息安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由于我国电信改革与其他国家相比进展快、力度大,改革实践超前于电信立法,电信竞争规则不够完善,加上行政监管缺乏相应的能力和效果,整个电信市场尚未形成公平有效的竞争机制等诸多因素,造成电信监管在前进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阻碍了其作用的进一步发挥。而且,目前新技术和新业务不断出现,也对电信监管构成了很大的挑战。于是,如何进行电信监管重构、实现有效监管成为新的研究课题。 本文首先总结了我国关于电信监管的研究情况,重新分析了我国电信监管的一系列改革历程,找出了其中包括监管机构本身、监管立法和监管手段等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比较深刻的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其次在总结分析各国电信监管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我国目前政监合一的监管模式在短期内的适应性,结合新技术的发展给出了具体的以融合、集权和独立权威为主要特征的监管机构重构建议。 对普遍服务给出了具体的普遍服务基金使用和管理方式,结合激励监管理论和博弈论提出了在具体的监管手段和政策上,应该更多的把监管主动权交给运营商,而监管机构应更多的退居幕后,从设计具体解决方案转而设计关于资费和互联结算的制度规则,首次提出面对新技术的挑战,监管机构本身应该强化动态监管。
其他文献
预期销售不仅能使企业很好地了解市场潜力,合理调节产能分配,而且也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因而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和应用。在企业提供预期和当期两阶段销售模式时,策略消费者就会选择购买时机,使自己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但大部分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个体经济上的剩余,消费者心理上的剩余很多时候都被忽视,本学位论文在企业提供预期销售的背景下,消费者估值不确定时,结合后悔理论微观地预测策略消费者的行为及购买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知识和信息量剧增、决策问题越来越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创新已经成为组织和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群体决策研讨为
美国卡内基一梅隆大学的赫伯特·西蒙教授认为:管理即决策,可见决策在管理中的极端重要性。决策是每个企业高层主管最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最具风险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的生命周
本文尝试从管理的角度对知识协同这一新的研究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借助知识管理理论和协同工作理论,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网络环境下的知识协同管理问题。针对网络环境下的知识协同
资本结构的确定是公司决策的重要问题,因为它不仅影响公司的资本成本和公司的总价值,而且影响公司的治理结构,从而影响公司的绩效。因此,资本结构问题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