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声韵与日语吴音汉音的对照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091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的汉字来源于中国。不仅汉字而且当时汉字的原音也被引入了日本。在将汉字原音融入到日语体系的过程中,由于中国的时代和地域方言的不同,结合容纳了汉字原音的当时日本的文化状况,在日本也产生了多种读法。吴音和汉音是主要的音读。吴音反映中国南北朝时期长江下游地方的音韵体系,汉音反映唐代中原地方的音韵体系。也就是说,吴音汉音与中国的中古音有着密切的联系。关于现代汉语韵母与日语吴音汉音的对应关系,学者们已进行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工作。现代汉语语音和日语吴音汉音都是从古代汉语语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我们对汉语古音追根溯源,可以探究现代汉语语音与日语音读之间对应规律的形成原因,此研究对学习日语汉字音读和汉语音韵都不无裨益。古音韵根据韵尾的特征将韵母分成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三类。本文研究阴声韵与日语吴音汉音的对应关系。笔者首先以中古韵母为阴声韵的日语常用汉字的吴音汉音和汉字的中古韵母为调查对象,根据这些阴声韵汉字的零韵尾、i韵尾、u韵尾与日语吴音汉音的短音、「~イ」音形和「~ウ」音形的对应情况,分成三大部分进行对照研究。每部分根据汉字在古韵书《平水韵》中的所属韵部和韵系分类,以韵系为单位,详细逐字对照研究中古韵母与吴音汉音的对应关系。着力考察中古韵母的韵尾、主元音、介音、韵的等次和开口合口在日语吴音汉音中是如何反映的,总结出吴音汉音各自相应的对应规律。并根据中古韵部的演变情况和日语音韵母音的变化情况,试分析各自特殊对应规律的形成原因和有些吴音与汉音所持不同音形体系的形成原因。
其他文献
2006年4月7~8日,由西部乳业发展协作会、四川省乳品专业协会主办,四川省洪雅县政府、四川新希望乳业有限公司承办的“西部乳业发展形势研讨会”在四川省的奶牛养殖大县洪雅县
在传统翻译理论中,译者通常被比喻为“学舌的鹦鹉”,“原作的仆人”,“带着脚镣的舞者”,其地位低于原作和原作者。译者必须忠实、客观地再现原文,必须“隐身”于翻译作品当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