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活性成分鉴定及特殊成分的提纯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龙果(Pitaya)是热带、亚热带的名优水果,别称青龙果、红龙果。火龙果树主要是仙人掌科的三角柱属植物,原产于中美洲热带。火龙果果肉的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含有一般果蔬少有的植物白蛋白、花青素、以及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纤维。此外,火龙果的果皮、果花及果茎都有很重要的用途。国内外对于火龙果的研究大多数是集中于火龙果的栽培、生物学特性、贮藏保鲜等方面,对于火龙果中的营养成分特别是活性成分的提取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对新鲜红心/白心火龙果不同部位中的活性成分进行提取与鉴定,并对部分特殊成分进行初步提纯研究,探索火龙果活性成分与特殊成分的应用途径,为火龙果的深加工利用研究提供基础。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火龙果活性成分的提取研究。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提取方法(乙醇溶剂浸提法、纤维素酶-苯/乙醇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对新鲜的红心火龙果、白心火龙果不同部位(果肉与果皮)中的活性成分进行提取研究。结果表明,红心火龙果果肉的三种提取物占原料的百分比分别为14.5%、12.0%、18.0%,果皮的百分比分别为12.0%、7.5%、14.5%;白心火龙果果肉的百分比分别为16.0%、14.5%、20.5%,果皮的百分比分别为14.0%、9.0%、15.0%。(2)火龙果挥发性活性成分的GC/MS鉴定。采用气质联用仪(Agilent 5975C/7890A)对不同提取物进行联机分析,结果表明,新鲜的红心火龙果与白心火龙果果皮和果肉中鉴定出不同种类的活性物质。红心火龙果果肉、白心火龙果果肉、红心火龙果果皮、白心火龙果果皮等四种原料的乙醇提取物中,都含有丰富的聚硅氧烷类植物源有机硅物质,总含量分别为10.09%、24.21%、25.77%、23.25%。同时,还含有较多杂环类物质,且果皮中的含量远远高于果肉中的含量;四种原料的酶-苯/乙醇提取物中,亦含有较多聚硅氧烷类物质,含量分别为6.75%、2.86%、18.22%、3.16%,红心火龙果果皮中含量最高;四种原料的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物中,含有一定量的聚硅氧烷和杂环类物质,对于红心火龙果而言,果肉和果皮中含有的聚硅氧烷的含量基本相同分别占2.07%和2.02%,白心火龙果中果肉的含量为11.55%,果皮的含量为9.69%;而杂环类物质不论红心火龙果还是白心火龙果,均是果皮中的含量大于果肉中的含量。四种原料的三种方法所获得的提取物中,还含有一些其他的活性成分,如酯类、烃类、醇类、酰胺类、卤化物、脂肪酸等,这些成分在生物医药、高级化妆品、护肤品、化工生产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3)火龙果特殊成分的初步提纯研究。采用一般精油的提纯方式,通过旋转蒸发仪,选用色谱纯苯对火龙果中聚硅氧烷类特殊成分进行初步的分离提纯,并进行联机GC/MS分析。结果表明,红心火龙果果肉的三种初提纯物占提取物的百分比分别为20.7%、22.5%、20.0%,红果皮的百分比分别为25.0%、22.8%、20.5%,白心火龙果果肉的百分比分别为19.2%、21.3%、18.6%,白果皮的百分比分别为21.4%、23.3%、22.7%。四种原料初提纯物中的聚硅氧烷提取效率差异较大。以100g新鲜火龙果果肉和果皮为材料,红果肉中乙醇提取-苯初提纯过程的聚硅氧烷提取纯度与效率分别为68.35%、68.35%,酶法提取纯度与效率分别为60.62%、73.96%;水蒸汽纯度与效率分别为62.12%、54.33%;红果皮中乙醇提取-苯初提纯过程的聚硅氧烷提取纯度与效率分别为86.51%、88.91%,酶法提取纯度与效率分别为74.86%、55.93%,水蒸汽提取纯度与效率分别为64.02%、69.96%;白果肉中乙醇提取-苯初提纯过程的聚硅氧烷提取纯度与效率分别为71.84%、69.54%,酶法提取纯度与效率分别为63.21%、65.86%,水蒸汽提取纯度与效率分别为62.18%、63.54%;白果皮中乙醇提取-苯初提纯过程的聚硅氧烷提取纯度与效率分别为73.01%、62.02%,酶法提取纯度与效率分别为71.28%、71.43%,水蒸汽提取纯度与效率分别为69.02%、51.95%。
其他文献
研究目标:本文从新三板的兴起、定位、制度设计、现状、问题、发展方向和机制重构等方面出发全方位总结了新三板的发展,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方法:运用制度的经济分析方法,分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的CT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例胃血管球瘤病例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学表现。结果病灶位于胃窦部5例,位于胃大弯
期刊
北京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红叶岭景区中的上万株黄栌在秋季因艳、早、野、近四大特点而吸引着大批的游客前来观赏,作为北京地区一个重要的旅游观赏景点,通过改变色彩斑块的配置,运用可视化技术,做出合理的设计,然后使用SBE美景度评价法对设计出的景观效果图进行评判,针对评价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探讨色彩斑块的变化对景观质量的影响规律,对提升景区景观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借助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指数,用定
作为5G的核心技术,网络切片能有效解决海量移动设备的接入和多种应用场景并存的挑战。可用性是衡量一个网络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过低的可用性会导致服务质量严重下降。本文将围绕5G网络切片可用性问题展开研究,并选择极具发展前景的无线光纤宽带接入网(WOBAN)作为网络架构,重点研究“高可用性切片容量问题”和“可用性保证下切片建立问题”。首先,研究基于WOBAN的高可用性切片容量问题。针对该问题,本研究提出
灰色系统理论是中国学者邓聚龙于1982年创立的,是一种研究“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不确定性问题的新方法。GM(1,1)模型作为灰色系统理论核心内容之一,已广泛应用于社
目的:恶性肿瘤是对人类身体健康威胁最大,且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目前,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方法的疗效均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对恶性肿瘤的发生、转移和免疫逃避
随着现代道路交通的快速发展,在人们感受到汽车所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其所带来的不断增长的交通事故发生率,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成为一个威胁全世界的难题。我国
不同于大气中的其他气溶胶,黑碳(BC)作为一种吸收类气溶胶,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人为增暖因子,对区域气候和辐射强迫有很大影响。黑碳进入大气中后会进一步与大气中的其他组分混合,与可溶性组分混合后的混合物会变成亲水性气溶胶。而在与其他气溶胶混合-吸湿过程中,黑碳气溶胶的光学和辐射特性相应的变化显著。本文利用数值方法研究大气中黑碳真实形状和混合-吸湿增长过程对黑碳气溶胶光学及辐射性质的影响。多球形T矩阵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