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考评制度的改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如何评价学生成为当前普通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相比之下,对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研究比较滞后,而职业教育的品质问题,正影响着职业教育的长远健康发展。如何寻找改革的突破口,构建一套突出中职教育特点,符合中职教学实际,科学规范、行之有效,便于操作的学业评价体系,以便正确的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保证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促进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首先对中职学校学业评价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相关理论成果进行了梳理,提出了中职学校学业评价体系应具有的特点以及在体系构建与实施中应遵循的原则。
本课题紧密围绕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既坚持职业能力的核心目标,又结合中职课程发展的现状,最终将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确定为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评价项目28个。通过调查统计,使用德尔菲统计加权法确定了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得到了《中职学生“基本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表》、《中职学生“专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表》、《中职学生“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表》。同时又注意与“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相对接,与学分制的改革相配套,并将评价的实施贯穿到教学的不同层级,从而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整,又可操作的中职学校学业评价体系。
本课题注重中职学校学业评价的实践研究。重点探讨了单元评价、学科评价、学期评价、毕业评价的的实施办法、评价用表、有关说明和操作要点。同时介绍了一种有效的技能评价方法…作品评价法,一个基于过程的学科评价案例~计算机专业学习评价方案,以及信息技术带来的评价技术革新范例一电子学档评价法。为中职学校学业评价的操作提供了实际的参照。
最后,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反思,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职学业评价体系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