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的信息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信息量大且良莠不齐等特点。这些新特点对社会生活既有积极意义,但也有消极影响。这种影响在公共危机发生时表现得非常明显。一旦发生公共危机,各种消息在网络上出现,真伪难辨,政府如果应对不妥当,极易激发社会种种不良情绪,最终影响社会稳定。我国政府现有公共危机治理模式对于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控制具有比较明显的效率优势,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在网络背景下,现有的治理理念与模式显现出了诸如信息公开不及时、网络舆论引导不及时,导致危机继续发酵,政府公信力受损等许多问题。因此,为了适应这种情况,政府必须改变公共危机管理的方式和理念,改革公共危机治理的理念和方式。基于此,本论文试图结合当前网络舆情的特点,就我国当前政府的公共危机治理模式的现状尤其是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再结合互联网时代公共危机发生、发酵和演变的新特点,就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政府应该改革现有的公共危机治理模式,利用网络的正效应,规避网络的负效应,提高政府的公共危机治理效率提出一定的设想。本论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关于本论文几个主要概念如公共危机、公共危机治理等的梳理和界定,为全文研究界定基本语境;第二部分主要是当前政府公共危机治理现状分析,包括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原因;第三部分主要是基于信息传播的视角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互联网发展给政府公共危机治理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从而明确了政府应该从理念上正视互联网对公共危机治理的客观影响;第四部分则是以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为立论依据,尤其是针对当前我国政府公共危机治理存在的问题,就改革现有的公共危机治理模式,利用网络的正效应,规避网络的负效应,提高政府的公共危机治理效率展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