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是福建省果树产业的重要树种,枇杷果实套袋是果农确保生产优质丰产枇杷的基本措施。本研究针对生产上银色镀铝膜果袋存在的不足,设计出不同自制银色镀铝膜果袋,分析套袋后袋内微域环境的变化情况,筛选出最适的改良银色镀铝膜果袋;在炎热夏季(8月)比较改良袋、白色纸袋、银色镀铝膜袋、双层纸袋、牛皮纸袋等6种果袋袋内微域环境;以‘早钟6号’枇杷为试材,比较改良袋、单层牛皮纸袋与银色镀铝膜袋对枇杷的果形、色泽等外观品质;以及对糖酸比、类黄酮、PPO、POD酶活性、抗坏血酸、氨基酸、矿质元素等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进一步验证改良袋的实际效果,为改良枇杷果袋在实际生产上的应用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自制银色镀铝膜果袋的袋内温度、湿度的变化与外界环境变化趋势较一致,但均能有效减缓外界温度突变;镀铝膜(1/2)+50目尼龙网(1/2)果袋(即改良袋),在日气温急剧升高的12:00~14:00,能有效降低袋内温度2.9℃~3.4℃,并极显著降低日照最大光强,最大降幅达97.51%。2.改良袋能保证袋内温度变化较小,试验期内其日均光强达119.2 Lux。银色镀铝膜果袋显著降低袋内温度,同时极显著提高了袋内湿度(222.6%),但几乎不透光。牛皮纸果袋内昼夜温差最大高达32.6℃;白色纸袋、内黑外黄双层纸袋与银色镀铝膜(1/2)+塑料膜(1/2)自制袋-4均不利于散热和透气。3.套袋处理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枇杷果实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总酚和抗坏血酸含量,且极显著降低了果实花青苷含量。改良袋促进果实降酸,提高固酸比,促进果实早成熟;并显著提高果实必需氨基酸与半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提高果实PPO活性。改良袋套袋处理果实铁、钙含量分别为0.50 mg/100g、148.4mg/100g,显著高于牛皮纸袋(0.43mg/100g、94.1mg/100g)与银色镀铝膜(0.34mg/100g、81.8mg/100g)。4.改良袋套袋后使枇杷果实好果率高(86.27%),果形端正,平均单果重大,商品性好,且改良袋回收再利用率高,使用年限长,一般为3年。此改良套袋在生产上一年的产值为10.4万元/hm2,收益8.7万元/hm2,则3年效益较银色袋与牛皮纸袋分别提高20.71%和37.73%。综合改良袋与生产常用果袋对袋内微域环境与果实品质的影响,本文认为,镀铝膜(1/2)+50目尼龙网(1/2)果袋(即改良袋)能显著提高枇杷果实的商品性,果实风味优于生产上广泛采用的银色镀铝膜袋;好果率与果实外观品质较生产中应用的牛皮纸袋显著提高,能提高枇杷经济效益,适宜在‘早钟6号’枇杷产区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