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CHID(小剂量阿糖胞苷、去甲氧柔红霉素、高三尖杉、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方案诱导治疗初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老年AML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江西省人民医院自2013年9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符合入组条件的54例初治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初治诱导方案分为CHID方案组和IA(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方案组;其中CHID方案组34例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IA方案组20例为年龄50-60岁(包括50岁和60岁)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根据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指标危险度分级分为预后良好组、中等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CHID方案组34例患者,其中13例达CR,总CR率(包括完全缓解CR及完全缓解伴血细胞计数未完全恢复CRi)为38.2%,其中预后良好组、预后中等组及预后不良组CR率分别为28.6%(2/7)、53.8%(7/13)和28.6%(4/14),IA方案组20例患者,11例达CR,总CR率为55%,其中预后良好组、预后中等组、预后不良组CR率分别为0%(0/3)、72.7%(8/11)、50%(3/6)。两组总CR率比较及各分层间CR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HID方案组ORR(88.2%)高于IA方案组(65%),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CHID方案组60-65岁与≥65岁患者分别跟IA方案组比较,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跟两组都有血液学不良反应(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粒缺伴发热)、胃肠道及肺部感染、心肺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其中IA组2-3级心脏毒性发生率更高,与CHID方案组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43)。对比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提示CHID组中性粒细胞减少时间及血小板减少平均时间较对照组IA组长,但两者比较,统计学上没有差别(P>0.05)。其余贫血、粒缺伴发热、红细胞及血小板输注量上,两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血液学及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在给予相应治疗后患者均能耐受。结论:1.CHID方案用于初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诱导治疗疗效等同于IA方案治疗50-60岁之间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可作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方案的又一选择。2.CHID方案化疗心脏毒性远低于传统的IA方案,可作为合并心脏基础疾病的老年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首选诱导化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