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扎兰屯地区中生代早白垩世火山岩的岩石学、地层学、岩相学及年代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扎兰屯地区实施了火山岩“地层.岩相”双重划分的方法,并对火山岩年龄、典型火山机构详细的解译与分析、早白垩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等分析和测定。通过野外和室内的大量研究,将扎兰屯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地层划分为白音高老组、梅勒图组。白音高老组火山岩以一套年龄在129.3Ma±,岩性为中酸性-酸性的岩石组合,包括流纹岩、石泡流纹岩等;梅勒图组火山岩以一套年龄在120.7Ma±,岩性以中基性-中性为主的岩石组合。按照火山岩“地层-岩相”双层填图的思想理念,将扎兰屯地区白音高老组火山岩划分为3个岩相;梅勒图组火山岩划分为5个岩相。主要以溢流相、爆发相和喷溢相为主。扎兰屯地区火山岩主要以中、酸性火山岩为主,w(SiO2)%=55.63-74.40,且以亚碱性岩石为主,w(K2O)%=1.46-5.77,平均=4.05,w(K2O+Na2O)%=5.41-9.95,平均=7.8。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δEu=0.05-0.96,平均=0.596,δCe=0.88-1.02,平均=1.029。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综合分析扎兰屯地区火山岩特点并结合他人的研究成果,初步认为内蒙古东部中生代火山岩形成于古亚洲洋与蒙古-鄂霍次克洋俯冲闭合有关的双重作用,在整个作用过程中以壳幔混染作用和结晶分异作用为主,可能有平衡分异作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