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供需关系产生了严重的不平衡,如何协调这种供和需是当前研究学者们的热门课题。农业用水占据水资源使用的最大一部分,而灌区灌溉用水更是农业用水的主体。因此,做好灌区用水的科学性决策和优化调度必定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缓解用水压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我国大型灌区作物需水量和地表水水源供水量之间的关系,以灌区灌溉需水量为供水目标,分别研究有无外调水源补水情况下灌区水资源在作物生育阶段期间的优化调度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结合作物的生长规律,利用水分生产函数建立作物需水量和作物产量的数学模型;通过Jensen公式求解作物各个生育阶段的水分敏感指数,进而得到水分敏感指数权重系数,权重系数值越大,表明作物处在需水关键期的可能性越大,对水的需求越大。利用两种方法计算作物需水量,并结合灌区有效降雨量,得到灌区内作物灌溉需水量。2)以灌区供水水库为研究对象,以解决多水源引水的供水调度问题为目的,构建供水不足条件下多水源引水的灌区供水优化模型,以灌区整体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引水水库的可供水量为变量,利用区间规划算法,求解模型,得到最优的经济供水方案。3)研究灌区在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以缺水率最小建立调度优化模型,将水分敏感指数引入到灌区灌溉缺水率中,适用于作物不同生育阶段之间的水资源优化调度,不仅达到灌区节水的目的,同时取得较高的作物产量。结合滦河下游灌区供需水特点,验证了模型的实用价值。研究水资源优化调度,有利于灌区控制调度决策,对提高灌区灌溉水分利用率,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图11幅;表7个;参5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