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丈烂泥田锰矿床位于花垣-古丈锰矿带的东侧,该矿带处于湘渝黔锰成矿区的北东侧,扬子古陆东南缘,为一产出于湘锰组黑色页岩中的碳酸锰矿床。 在系统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矿样品的采集,结合室内岩矿鉴定以及样品的测试分析,探讨了锰矿床的成矿环境以及成矿物质来源,总结了该矿床的形成条件及主要找矿标志,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通过分析LaN/NdN、DyN/SmN、δ Ce、δ Eu、∑REE、δCe、Sr等数值特征,结合LREE/HREE和Y异常,研究表明微量、稀土元素保持了沉积时的原始特征,而成岩和后期风化作用对其影响不大; (2)样品的Ba、Zn含量,U/Th、Y/Ho、Ce/La、δ Ce以及Cr-Ti、Cr-Rb等数值特征,也表明黑色页岩及锰矿体的富含金属元素沉积物来自于正常沉积; (3)样品的Mo、V、U、Mn含量,V/(V+Ni)、V/Cr、U/Th、δU、δ Ce以及Mn-Zn、Mn-Ni的相关性,研究分析认为锰矿床形成时所处环境为弱的氧化环境; (4)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沉积环境以及成矿物质来源,认为湘锰组黑色页岩及靠近侵蚀区的的局限半局限的沉积盆地的古沉积环境和潮湿的亚热带古气候为该类型锰矿床最主要的找矿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