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89种木本植物1级根功能性状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eyond870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功能性状作为连接植物和外界环境的桥梁,已成为现代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然而,有关植物功能性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上器官,对地下器官(细根)功能性状的报道较少。本研究以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地点,选取89种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取样、室内分析获得1级根的形态和化学计量学数据,旨在从物种水平阐明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1级根功能性状变异的总体特征与一般规律,回答在常绿阔叶林群落中是否存在“根经济谱”,并探讨细根功能性状变异是否受到物种系统发育历史的影响。研究为准确预测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动态、群落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变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构建全球细根生态数据库提供基础数据。具体结论如下:(1)通过分析比较1级根各功能性状的种间变异发现,细根形态、化学特征各个性状之间存在较大变异。尤其是细根直径存在巨大变异,因此“直径法”划分和定义细根存在很大缺陷,利用“根序法”进行细根研究更为科学。(2)通过不同叶片习性和不同生长型对1级根功能性状的差异分析发现,常绿木本植物的1级根碳浓度显著高于落叶木本植物(P<0.05);乔木的1级根直径、根长显著大于灌木(P<0.05);灌木树种1级根的比根长显著大于乔木(P<0.05)。对比不同生活型对细根性状的影响可以看出,落叶乔木、常绿乔木、常绿小乔木或灌木的1级根直径显著大于常绿灌木(P<0.05);常绿灌木的比根长显著高于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常绿小乔木或灌木(P<0.05);常绿灌木的碳浓度显著高于落叶乔木、落叶灌木,且落叶乔木的碳浓度显著高于落叶灌木(P<0.05);落叶乔木的1级根氮浓度显著高于常绿灌木(P<0.05)。(3)通过1级根各功能性状的相关分析发现,直径与细根组织密度为负相关,与细根氮浓度为正相关;比根长与根氮浓度无相关关系,表明根系形态与根系化学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与“根经济谱”所预期的结果并不一致。可能原因是根系与菌根菌的共生关系抵消根经济谱的自然选择,也可能是根性状本身存在多维度的变异。(4)通过对1级根主要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存在两个主成分并且二者都很重要。第一个主成分以比根长为主,包括直径、平均根长,代表了细根对根长投资的收益递减规律;第二个主成分包含直径、组织密度、氮浓度,这些指标都和细根呼吸速率、寿命等生理代谢指标相关,反映了根系资源获取和资源保守策略间的权衡;这也侧面说明根系性状变异不是一维的,而是受多种生物物理机制的共同作用,呈现多维模式。此外,直径在两个主成分中作用都很突出,表明直径可能发挥着多重的功能作用。(5)对细根性状进行系统发育研究,结果发现1级根的组织密度和氮浓度有显著的系统发育信号(P<0.05),其他性状没有受到系统发育背景的影响(P>0.05);然后利用系统发育独立性比较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发现:直径与根长、氮浓度、碳氮比的相关关系消失;比根长与碳浓度相关性消失;组织密度与氮浓度、碳氮比相关关系消失;比表面积与碳浓度不相关;可能表明形态性状、化学性状的共变主要由系统发育决定。综合所述,万木林自然保护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1级根性状主要存在两个维度的变异,并不存在“根经济谱”;1级根某些功能性状受到生活型(包括叶习性和生长型)和系统发育历史的影响。
其他文献
为了使测试数据在形成文件时具有安全可靠性并考虑到使用过程的便捷性,提出了一种文件存储结构,不仅包含测试数据还包含对文件的合法性和完整性进行校验的信息。介绍了该结构各部分的设计;分析了基于这种结构的软件实现以及实际读写过程。实验证明所设计文件结构适用于测控系统的数据存储。
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畜禽养殖业呈区域化、规模化发展,但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畜禽粪污中含有大量病原菌、寄生虫卵、抗生素和高剂量重金属添加剂,直接影响其资源化利
特征值问题是一个在诸多科学与技术领域中有关键应用的重要问题 ,而已有的传统的方法只能对不同类别情形有不同程度的实现 ,本文基于遗传算法设计的新算法具有通用性 ,算法的稳定性也大大提高。
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是以诉的方式对执行错误进行救济,是案外人或当事人(作为原告)基于实体上的权利。民事执行是运用国家公权力——民事执行权实现私权利的程序。为快捷高效
海涂黄花梨叶片黄化现象系植株铁素缺乏所致。试验表明,主干注射浓度为0.3%硫酸亚铁营养液,黄花梨叶片叶绿素含量10 d后由0.306 mg.g-1FW增加到0.812 mg.g-1FW,在较短时间内
山西广播电视台电视播出系统信息安全保障侧重于安全管理、技术保障和安全运维这三个方面。本次建设主要是对卫视标清域、地面频道域、公共少儿频道域、数字频道域、卫视高清
背景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全世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病原因和分子机制目前仍不是很清楚。糖尿病人机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出现障碍,血中游离脂肪酸增高,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dipocyt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4,FABP4)作为长链脂肪酸的胞质伴侣,对维持体内的糖脂平衡起着重要作用,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叉头框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