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参七宁心片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瘀血阻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并探索治疗的最佳剂量。方法1.本试验按照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比、多中心进行的原则,入选病人为:冠心病心绞痛Ⅰ级、Ⅱ级、Ⅲ级,中医证型属于瘀血阻滞型。一共有480例,在2个星期的导入期后按照随机的原则抽选试验组360例,对照组120例,治疗周期为12周,在15个试验中心展开。本中心有36例受试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三组:试验组1,共12例(参七宁心片2片/次,2次/日,口服),试验组2,共12例(参七宁心片4片/次,2次/日,口服),对照组12例(参七宁心片模拟剂1袋/次,2次/日,口服)。2.通过记录比较受试者在试验前和治疗后心绞痛缓解的临床效果、心绞痛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及积分、运动平板试验结果、心电图前后的变化,评价参七宁心片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瘀血阻滞证)的有效性。3.通过记录比较试验前后一般查体情况,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等生化检查和受试者是否发生的不良反应,评估其安全性。4.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AS 9.1.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心绞痛程度、心绞痛分级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心绞痛疗效:试验组1总体的有效率达66.7%,试验组2的为75.0%,对照组的为25.0%;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疗效:试验组1的总体有效率达66.7%,试验组2的总体有效率达75.0%,对照组的是33.3%;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心绞痛积分、中医证候积分:三组入选的患者在试验前心绞痛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试验组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2优于试验组1(P<0.05)。5.心电图疗效:试验组1的有效率为25.0%、试验组2的为58.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3%;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运动平板试验结果:从开始运动至达到阳性标准所需的时间,三组在试验前均没有明显区别(P>0.05)。在治疗后,两个试验组的所需时间均比对照组延长(P<0.05);并且试验组2优于试验组1(P<0.05)。7.整个试验过程中所有患者的一般查体情况,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等生化检查均未出现异常变化。结论参七宁心片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瘀血阻滞证)安全有效,根据临床试验的结果,建议参七宁心片临床试验用药最佳剂量为每天2次,每次4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