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泰山古迹信息系统的研究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2001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迹是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物、遗迹,具有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古迹研究和古迹保护的技术发展,构成了古迹保护技术进步的主体,毫无疑问,它依赖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古迹由于其本身具有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和唯一性的特点,一旦破坏,就难以恢复与挽回;文物保护工作又以“不改变原状”为原则,加上古迹保护经费的制约,这就为当代科学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参阅大量参考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GIS的开发模式;针对泰山古迹管理中存在的落后的管理手段、方式及管理理念等问题,提出基于GIS的泰山景区古迹管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以泰山景区为例,针对实际需求,对泰山古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并基本完成了系统开发。系统充分考虑到管理者和旅游者的双重需求,采用B/S和C/S的混合软件体系结构。客户端软件开发采用Visval C#开发语言和ArcObjects组件。Web应用程序服务器软件使用ArcGIS Server,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5管理数据。空间数据库引擎使用ArcSDE软件,通过ArcSDE的中间件的作用,将不同平台差异之处屏蔽在中间件之后,供不同的客户端高效地共享和互操作。系统实现了古迹信息的查询检索、空间分析、专题管理、业务管理、帮助等功能,为景区的古迹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提高了古迹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利于景区的规范化管理,更好地向社会公众展示泰山古迹的魅力,适应了我国旅游业的大众化发展的需求。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成果、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并对该系统的进一步研究作出了展望。
其他文献
本文在研究土地生态经济学等理论的基础上,将耕地生态安全界定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耕地资源所处的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不受或少受威胁与破坏的健康、平衡状态。在耕地生态安全
土壤水分是气候、植被、地形、土壤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综合反映,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的一个关键因子,是土壤系统养分循环和流动的载体,它不但直接影响土壤特性和植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