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复杂的气道反应综合征,以气道阻塞、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点。目前的很多研究表明,T细胞在哮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T细胞可以通过产生细胞因子介导炎症细胞聚集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IL-17是一种新型的细胞因子,目前研究证明IL-17主要由Th-17细胞产生。我们实验小组之前的实验证明:在已建立的(即再激发)小鼠哮喘模型体内,IL-17水平明显升高。目前大部分针对IL-17与哮喘的研究都是采用原发的小鼠哮喘模型,关于IL-17在已建立的小鼠哮喘模型即再激发的小鼠哮喘模型中的作用,还没有人做过研究。本实验的目的是探讨IL-17在再激发小鼠哮喘模型中的作用。即探讨在激发6小时和48小时后,特异性阻断IL-17对气道炎症、气道阻塞和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方法:1、建立再激发小鼠哮喘模型:雌性APF级BALB/c小鼠1d、14d腹腔内注射致敏液(20μg OVA和2.25 mg氢氧化铝)。第28、29、30、70天雾化吸入1% OVA 20分钟。与最后一次激发前24小时和2小时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2、测量气道高反应性:应用flexiVent小动物通气机(SCIREQ, Montreal, PQ, Canada)测量气道高反应性(频率60次/分,潮气量500-μl)。记录基线值和不同乙酰甲胆碱浓度下(3.125,6.25,12.5,5 mg/ml)AHR值。3、细胞切片制作染色及细胞分类:取肺泡灌洗液内沉淀细胞制成切片,晾干后吉姆萨染色。显微镜下进行细胞分类,每张切片至少计数300个细胞。4、细胞因子水平测量:使用试剂盒测量肺泡灌洗液上清液中IL-4、IL-5、IL-13、KC和MIP-2浓度。5、制作肺组织切片和切片染色:提取肺泡灌洗液后,切除小鼠肺组织,保存于浓度为10%的福尔马林溶液中。送于西日本病理研究所进行HE染色和PAS染色。结果:1、成功建立再激发哮喘模型。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小鼠出现哮喘速发相反应表现,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均显著提升。2、再激发后6小时:IL-17阻断组小鼠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在乙酰甲胆碱浓度为3.125,6.25,12.5mg/ml激发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乙酰甲胆碱浓度为25 mg/ml激发时,IL-17阻断组小鼠RL%明显降低(P<0.05)。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Th2相关细胞因子IL-4、IL-5、IL-13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中性粒细胞相关趋化因子KC、MIP-2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支气管及伴行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数量减少,支气管管壁水肿减轻,管腔狭窄不明显。3、再激发后48小时:IL-17阻断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同等剂量乙酰甲胆碱激发(3.125,6.25,12.5,25 mg/ml)实验中,气道反应性检测仅有轻微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1)。细胞总数、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别(P>0.05)。PAS染色显示杯状细胞减少。结论:体内特异性阻断IL-17可以缓解BALB/c小鼠已建立哮喘模型的气道阻塞、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