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墩周围水流作用下抛石稳定性的试验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t00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部分桥梁工程的桥墩建设不可避免地要被放置在河道中,而桥墩置于河道中将会阻碍水流流动,尤其在河流汛期时大水流将会对桥墩及周围河床面形成不可忽视的局部作用,从而导致河床冲刷引起桥梁桥墩失稳破坏。在对桥梁桥墩进行抛石冲刷防护时,抛石块往往很难稳定在桥墩周围,其中一部分被湍急水流带到下游,一部分则是沉陷到河床面下部,无法满足对桥墩的防护作用。对桥墩周围水流作用下抛石的稳定性问题的研究在实际桥梁工程桥墩防护中有重要意义。  论文针对桥墩周围水流作用下抛石的稳定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水槽试验,探讨了不同床面的抛石颗粒的失稳条件、桥墩周围不同区域的抛石颗粒失稳条件及对桥墩进行冲刷防护时的抛石体的失稳模式和防护稳定性。对比定床面和可活动床面抛石失稳的不同情况,确定了抛石在均匀流稳定、滚动和沉陷的区域,提出桥墩侧后位置抛石颗粒在受桥墩冲刷坑影响失稳要经历掩埋、暴露、沉陷和倾翻四个过程。针对某一水力条件下对桥墩周围冲刷坑做抛石防护,其效果受冲刷坑发展大小影响很大。在对比冲刷坑不同发展阶段作桥墩抛石防护的稳定性后,提出实际工程中在抛石范围达到预期水力条件下平衡冲刷坑大小的0.7倍进行防护最佳。在对桥墩周围河床冲刷进行抛石防护时应考虑抛石颗粒与床沙的相互影响,把较小粒径的抛石放在坑的下半部靠近床沙,中间部分放置较大抛石,坑表层放置混合颗粒抛石填平冲刷坑,表面应尽量平整。在用合适的抛石粒径大小和放置方式作抛石防护,可使桥墩周围河床稳定性提高到1.4倍的水流流速。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高层建筑的高度在不断被刷新,这对结构竖向构件的抗震承载能力及其它各方面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强混凝土、钢筋和型钢作为最常用的建筑材料,各自具有独特的受
板式无砟轨道结构是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采用的主要轨道结构型式之一,它是由混凝土底座板或支承层、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简称砂浆充填层)、预制混凝土轨道板、扣件和钢轨等
钢筋锈蚀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能影响巨大。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研究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理论研究的基础。对于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筋的锈蚀会直接导致钢
研究了多纤芯弹性光网络中选路、纤芯分配和频谱分配问题。为最小化网络的最大占用频隙号,建立了一个使相邻纤芯之间的串扰率满足一定阈值要求的全局约束优化模型。为有效地
活动断层运动引起的断层错动及引起场地的上覆土层的地表破裂能够对穿跨断层的建筑物、地下工程(地下管线、隧道等)以及相关的工程设施等造成直接破坏,因此,跨越断层和埋置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