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 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引起的极易传染的烈性传染病。NDV属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由于该病发病急、致死率高,对养禽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所以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定为A类烈性传染病。长期以来,我国普遍开展了以接种疫苗为主的新城疫综合防制措施,使得ND的暴发得以控制,但近年来,ND的流行出现新的特点:不表现特异性症状的ND病例日益增多,甚至高抗体鸡群也会发病;许多学者认为这些流行特点表明很可能是由变异或超强毒株引起。特别是近年来鹅源性新城疫变异株的出现,更引起人们对于非典型新城疫发病原因的兴趣。鉴于目前尚缺乏信阳市在本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等方面的系统研究资料,本研究调查了该病在信阳的流行状况,对其流行分布及其影响传播的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研究以信阳市的浉河区、平桥区、息县、淮滨、光山、潢川、固始、新县、商城、罗山10个地区发生疑似NDV感染的52个鸡场为研究对象,对其NDV感染情况及其发病状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同时无菌采取240只病死鸡只的脑、肺脏、脾脏等组织器官;参照GenBank已发表的NDV F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P1/P2),建立了NDV的RT-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特异性和敏感性检测;然后利用该方法,对采集的上述病料组织中的NDV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新城疫在信阳的10个县区都有流行,且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鸡均可发病,总发病率为15%-38%,平桥、狮河、淮滨三地较高,死亡率为8%-26%,产蛋率下降多在16%-30%之间。2、参照GenBank已发表的NDV F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1对引物,利用RT-PCR方法,扩增得到了大约712 bp的NDV F基因片段,建立了NDV F基因的RT-PCR检测方法。3、利用建立RT-PCR方法,对NDV标准强毒株、鸡法氏囊病毒(IB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及空白对照进行检测,除NDV扩增出了712 bp的特异性条带外,其它均未扩出特异性条带。并且10-8病毒cDNA稀释液中,仍能扩增出明显的目的条带,多次重复均能得到一致的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RT-PCR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现性好。4、在240份病料组织中,NDV阳性病料为67份,平均阳性率为27.9%,在10个县区都能检测出阳性,其中,平桥区最高,可达36.0%,其他依此为:淮滨(35.7%)、浉河(33.3%)、潢川(30.0%)、固始(29.6%)、息县(28.6%)、光山(25.0%)、罗山(22.2%)、新县(20.0%)、商城(15.7%)。这表明整个信阳市己普遍感染了NDV。新城疫在鸡的整个生长阶段都有发生,其中幼雏阶段发病率最高,为35.3%,其次为青年鸡,为27.8%,成年鸡发病率最低为19.7%。新罗曼、罗曼和尼克红阳性率较高,分别为42.3%、37.0%、32.0%;伊莎和爱维茵次之,分别为31.0%、30.7%;而本地固始鸡阳性率最低,仅为13.3%。且雏鸡的感染率较高,青年鸡较低。信阳一年四季均有新城疫病例的发生,其中,以秋季和春季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4.9%、30.8%,夏季次之,为24.1%,冬季最低,为20.4%。饲养条件差,密度大,管理混乱的鸡场,阳性检测率较高,达42.2%,新城疫的发病率较高;而饲养条件好,管理规范、合理的鸡场,阳性率较低为7.3%,鸡新城疫的发病率较低。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信阳地区鸡新城疫的流行病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控制该病在信阳地区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为本地区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