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民歌和民间器乐曲为主题的中国传统音乐,反映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趣味和艺术追求,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创作的源泉。移植和改编中国传统音乐,是我国作曲家在音乐上寻求民族气质的首选途径。在中国钢琴音乐文化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将中国传统音乐改编或作为音乐主题来创作钢琴作品是一种常见的形式,而且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陈培勋的钢琴作品堪称此类作品之珍宝。
陈培勋的钢琴作品在我国的钢琴音乐中具有独具风格,这种风格概括起来可以用“广东特色”四个字来说明之。即他的钢琴作品,大多数是基于广东音乐风格的,是一种南国所特有的音乐情调。他根据广东音乐改编创作的五首钢琴曲《卖杂货》、《思春》、《旱天雷》、《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平湖秋月》堪称此类钢琴作品的经典之作,这五首作品最大程度地保持了广东音乐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使广东音乐明朗乐观、优美流畅、婉转动人的音乐气质在钢琴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五首作品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在舞台上演奏和在教学中使用的频率非常高。现在这五首作品除了被选为专业钢琴教材和演奏曲目外,还被国内外钢琴比赛定为参赛曲目和钢琴考级曲目(其中《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已被列为英国钢琴考级八级曲目)。它们的诞生不仅在中国钢琴学派、中国钢琴曲的创作历史上具有独特个性,而且在中国钢琴教材建设及中国钢琴教学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堪称粤调钢琴曲之精华。
根据笔者对目前研究状况的考察,对陈培勋改编的粤调钢琴曲的研究多是从其和声或旋律角度的分析,而从系统的教学角度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本文将站在钢琴教学的角度,旨在通过对陈培勋五首广东音乐主题钢琴曲进行教学研究,从而为在钢琴音乐教育中促进中国音乐母语的渗透,拓宽专项技术课题的训练,并使学生领略到多元的音乐文化等方面作出一点贡献。笔者通过多年的钢琴教学积累,及在校期间对民族和声学的系统学习,从而对这五首乐曲有了新的感悟。
本文将从陈培勋五首广东音乐主题钢琴曲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和声复调等方面分析,深入挖掘广东音乐的特色,将其特色与钢琴演奏技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些曲子,演奏时充分发挥出它的民族化特征,并能活学活用,充分体味中国民族音乐所特有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