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习期间,笔者通过观察发现附中的高中语文教师很注重自身的写作训练,以高水平的作文来指导学生写作中遇到的困难,这一做法引起了我的思考。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发现这一做法是叶圣陶“下水作文”思想的重现与深化,对作文教学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突破写作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是提高高中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笔者提出“教师写‘下水作文’来指导高中生作文,提升学生写作能力”这一观点。论文正文由三部分构成。为了更好的对本论题进行研究,笔者首先廓清了“作文教学”及相关概念,并梳理了叶圣陶“下水作文”的由来。在结合叶圣陶的教育思想与如今的作文教学情况后,笔者概述出“下水作文”的内涵。随后,笔者研究了“下水作文”的继承与发展情况,发现上世纪教学大纲的支持、于漪等著名语文教育家的肯定、还有同题作文的出现更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发展。最后,笔者对新课标进行研读,发现“下水作文”符合新课程对高中生提出的“有个性地表达”、“培养思维能力”等要求。综上可知教师写高水平的“下水作文”对高中作文教学意义重大,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突破作文教学的难点,降低写作教学的难度,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为了更好地发挥“下水作文”的意义,笔者对高中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其中包括教师的指导和对高中生的写作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写作状况不佳,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如结构混乱等在批改作文中发现的问题;二、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等高中生写作过程中的问题,反映了教师作文教学的不足,教师很少用也用不好“下水作文”。通过对数据的调查分析,笔者得出了以下原因:一、教师写作教学高考导向;二、教师自身写作能力不高;三、教师缺乏针对性地指导;四、教师对“下水作文”内涵理解有误。为了改善高中生写作现状,笔者提出了把“下水作文”应用到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具体策略:一、教师“下水”引发学生写作兴趣;二、教师“下水”引领学生个性表达;三、教师“下水”引领学生思维能力;四、教师“下水”引领学生文体意识。策略主要针对于教师,主张教师写“下水作文”进行示范引领,针对学生写作情况给予针对性地指导,提升高中生的写作能力。为了更清晰地论述,笔者选择了几个完整地教学案例,详细地展现教师“下水”指导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