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魏晋南北朝诗歌史上,刘宋是士风变化较为鲜明的时期,也是由古体向永明新体转变的重要时期。本文试图对这一时期的士风与诗风作较深入的审视,以期揭示士风变化对诗歌的深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魏晋南北朝诗歌史上,刘宋是士风变化较为鲜明的时期,也是由古体向永明新体转变的重要时期。本文试图对这一时期的士风与诗风作较深入的审视,以期揭示士风变化对诗歌的深层影响。论文以士风与诗风变化的时段为限,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论晋宋易代之际士风与诗风。晋宋易代之际儒、玄、佛逐渐合流,士人从玄虚人生回到现实,务实求仕进。其诗歌由玄言转向田园山水,从陶渊明到谢灵运,昭示这一变化的完成;从东晋玄言说理向缘情言志之路回归,篇章结构趋于完整严密,诗歌风格多样。中编论元嘉时期士风与诗风。元嘉文人游心艺文,以文相尚,这一方面缘于文帝的倡导,另一方面也是士人趋福避祸的深层心理折射;元嘉士人笃信佛教,与高僧来往频繁,甚至作文探讨佛理;社会相对稳定,士人渐趋奢侈。“元嘉体”诗歌重视创新,其中包括:重视技巧,下字必典,用事必切;贵尚巧似,写景追求清新;体尽俳偶,注意遣词造语的创新;厚重之处,古意犹存,呈现出相当浓厚的诗歌技艺化倾向。下编论刘宋末期的士风与诗风。文帝被杀至宋亡,政局长期动荡不安。寒人进一步执掌机要,世族在政治上乃至经济上更加衰弱,寒士较前期有更多施展文才的机会。生逢乱世,文士大多有惧祸之心,部分文士寄心佛教,以求精神和生命的解脱。上至王公下至文士,追求奢靡,享受声色成为一时风尚。此时诗歌仍以雅正为主流,大明间是文化风尚由雅向俗转变的关节点,诗亦由雅入俗,声律之风渐开,大明、泰始诗酝酿“永明”体的新变,其中之一就是体现在对声律的尝试。
其他文献
本文选择了南渡时期(大约1070——1150)的诗话作为研究对象,以他们的诗话作为媒介,对北宋末南宋初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诗话理论展开了初步研究。这一阶段的诗话涉及到的理论很
目的通过对甘肃省卫生学校的314名学生进行调查,旨在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面对就业的竞争与压力,在职业决策中个人自我效能的状态和特点,为学校职业教育和职业辅导提供科学的
骈文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在浩如烟海的古典文学中闪耀着独特光辉。然而,尽管骈文创作如此丰富,但新中国建立以来,对骈文的研究却未能得到相应重视。20世纪80年以后,
本文以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群体,以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各种成长问题,通过分析收集到的数据资料,了解到现在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健康,教
十九世纪末的中国,在与传统撕裂的阵痛和来自他者压迫的剧痛中,国人深陷整体性的焦虑,此时,与王朝国家相对应的民族国家的叙事作为一个现代性事件终究是出现了,这标志着现代时刻在
目的:观察产后康复膏对会阴侧切术顺产产妇产后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196例采用会阴侧切术顺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6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予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富有浪漫气质的重要作家,他以强烈的主观抒情笔调表现了知识分子在动乱时代里的精神苦闷。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十九世纪最具有个性和天赋的作
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为了把分散的培训管理信息及企业特种作业员工持证信息有效管理,本文根据企业的需求建立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用于支持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该
1案例资料某年7月2日上午,某村村民抗旱浇灌农作物,在田问地头的机井内发现一具裸体女尸,躯干部漂浮在水面,下肢在水中,呈高度腐败。尸体检验见,女尸头皮有多处创伤,颅骨上有骨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