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丙烯酸酯阴离子聚合方法的研究以及锗、锡宾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ennengqq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的甲基丙烯酸含氟苯酚酯单体,并对其中两种单体进行了阴离子聚合反应的研究,且对所得聚合物进行了表征;本文同时进行了不同配体稳定的锗、锡宾化合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研究,并对部分化合物的反应性进行了探究。论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1.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甲基丙烯酰氯和五种含氟苯酚反应得到了一系列新型的甲基丙烯酸含氟苯酚酯类单体,M1(甲基丙烯酸-3-氟苯酚酯)、M2(甲基丙烯酸-2,4-二氟苯酚酯)、M3(甲基丙烯酸-2,3,4-三氟苯酚酯)、M4(甲基丙烯酸-2,3,5,6-四氟苯酚酯)、M5(甲基丙烯酸五氟苯酚酯),所有单体我们都通过了1H、19F NMR核磁谱图的验证。之后我们分别选用KH、LiAlH4、tBuLi作为主引发剂,MeAl(BHT)2作为助引发剂,对单体M1和M2进行了阴离子聚合活性的考察。对比KH催化剂体系和LiA1H4催化剂体系,我们发现KH催化体系的聚合产率高于LiAlH4催化剂体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KH催化体系要优于LiAlH4催化体系。通过对聚合物进行1H、19F NMR核磁表征,我们发现所有聚合反应得到的聚合物均是间规构型为主要聚合产物。此外,我们还对聚合物进行了GPC测试表征,得到了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2.β-二亚胺配体稳定的环戊二烯基、茚基、芴基的锗、锡宾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β-二亚胺配体 L1H(L1=HC[C(Me)N-2,6-iPr2C6H3])经nBuLi 锂化后,与等摩尔的SnCl2和GeCl2·dioxane反应,生成的LSnCl和LGeCl直接与C5H5Na、茚锂化合物C9H7Li、芴锂化合物C13H9Li反应,得到相应的锡、锗宾化合物L1M(II)R化合物(M =Sn,R = C5H5(1),C9H7(2),C13H9(3);M = Ge,R = C9H7(4),C13H9(5))。其中,C5H5Na是直接购买而得,而后两者则需要通过将茚、芴经nBuLi锂化反应制得。对于化合物1-3,我们进行了常温1H、13C、119Sn和低温1H核磁共振表征、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结构表征。固体状态下,这些化合物的Sn(Ⅱ)-R均表现出η1-键连方式,这充分说明了金属Sn(Ⅱ)中心孤对电子的立体化学活性。而对这些化合物在室温和低温下的1H NMR谱图分析表明,在溶液中Sn(Ⅱ)-R键变得具有一定不定性,而且R基上各C原子之间也存在着动态平均行为。低温核磁研究更进一步表明了 R基和Sn(Ⅱ)孤对电子所形成的不对称的化学环境对L1上N-芳基的异丙基产生影响,而反过来,L1上N-芳基的异丙基和Sn(Ⅱ)孤对电子所形成的不对称的化学环境也可以对R基产生一定影响,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对Flu基的影响上。对于化合物4,我们进行了核磁共振表征、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结构表征,发现化合物4具有与化合物2类似的结构,Ge(Ⅱ)-R同样表现出η1-键连方式。虽然我们未得到化合物5的晶体结构,不过可以推测它应该具有与化合物3类似的结构。3.NP、NSi配体稳定的锡宾化合物的合成及反应性探究三种不同的 NP 配体 L2H(L2 = 2,6-iPr2C6H3N(PPh2))、L3H(L3 =2,4,6-Me3C6H2N(PPh2))、L4H(L4 = tBuN(PPh2))分别经 nBuLi 锂化后,我们通过调控不同的反应比例,分别与等摩尔或者0.5当量的SnCl2反应,最终合成了三种NP配体稳定的氯代锡卡宾化合物6-8([L2SnCl]2(6)、[L3SnCl]2(7)、[L4SnCl]2(8))和两种双分子NP配体稳定的非环锡卡宾化合物10-11(L22Sn(10)、L32Sn(11)),并对化合物6和11进行了 X-射线单晶结构表征。化合物6是L2SnCl的二聚态形式,分子内含有一个扭曲的N2P2Sn2六元环。同时我们还得到了化合物L42Sn2(μ-O)SnCl2(9)和(L5Li)2(L5= 2,4,6-Me3C6H2N(SiMe2Ph))(12),虽然是意外得到的结果,我们也对二者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可以为以后的合成方向提供思路。此外,我们还探究了化合物11的反应性,将化合物11与硒粉在室温下反应得到了化合物L32SnSe2(13)。4.水杨醛亚胺配体稳定的锗宾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以水杨醛亚胺配体 L6H(L6 = 3,5-tBu2-2-OC6H2CH=N(2-PPh2C6H4))这一 N,O-双齿配体为前体,我们合成了锗宾化合物L6GeCl(14)。化合物14经过核磁共振谱、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的表征。单晶结构表明,该化合物呈现出三配位的三角锥几何构型,Ge(Ⅱ)中心由一个N→Ge分子内配位键和两个电负性的原子O、Cl来稳定。
其他文献
自从富勒烯被发现以来,研究人员对于富勒烯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研究了富勒烯的诸多性质,也陆续发现了很多种类的富勒烯。违背五元环规则的新型non-IPR富勒烯则越来越受研究人员的重视,它们有的具有某些优异的性质,可以在催化、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有着较大的应用前景;有的具有某些特别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探索富勒烯的形成机理。但是这些新型non-IPR富勒烯的含量一般较低而且较为活泼,在合成、分离等方面
红花尔基白钨矿矿床是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发现的热液石英脉型白钨矿矿床,白钨矿主要赋存于花岗岩体内部的石英脉中。前人对其成矿作用方面已经做了较多研究,基本厘定了矿床的成矿时代与花岗岩地球化学等特征,但在蚀变作用方面的研究相对较为缺乏。本文主要通过岩相学研究、电子探针分析、流体包裹体研究等对其蚀变及流体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对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方面进行研究分析。通过蚀变作用分布的研究可知斜
艾里光束具有无衍射、自愈以及其独有的自弯曲性质,近年来在光学界掀起了研究热潮。具有横向加速度的艾里光束被广泛应用于微粒清扫、微粒捕获、等离子体通道、光子弹以及医
在刀具切削过程中,工件塑性变形和刀-屑间的剧烈摩擦会产生大量切削热,导致刀具快速磨损,并使得工件材料软化出现“粘刀”现象,降低刀具寿命和工件加工质量。因此,改善刀-屑间的摩擦状态,减少切削热成为切削加工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实际工程中普遍使用切削液对切削区域进行冷却和润滑,但由于切削区域高温高压的环境以及内摩擦区域刀-屑紧密接触,同时传统冷却方式中切削液流速低、压力小,难以进入刀-屑关键摩擦区域,使
目的:我国食管癌患病率和死亡率排在全球第五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放疗是其重要治疗方法,但随着放疗设备及放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完善放疗疗效并未显著提升,因此认为食管癌细
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剥露被认为是新生代以来众多地质事件的诱发因素,形成了青藏高原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前人研究主要集中在高原东部及中部地区,而对西部地区剥露历史的研究目前报道较少。高原西部地区具有独特的地质与地貌特征,发育数条规模较大的断层,同时存在外部与内部水系。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狮泉河—革吉地区侵入岩开展了系统的地质年代学和低温热年代学的研究,并使用HeFTy与QTQt软件对低温热年代学数据开展了
背景和目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神经创伤研究中的主要挑战之一。脊髓损伤后发生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导致轴突断裂,脱髓鞘改变,造成神经功能丧失,这些变化会
近年来,激光冲击微成形技术已经成为了微成形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研究了一种激光冲击液体微成形的新工艺,以激光作为冲击源、液体作为传力介质,适用于成形具有大面积阵列微特征的金属箔板。论文通过数值模拟探索了工艺可行性与成形机理,并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进行了工艺参数优化,为下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指导,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首先,介绍了激光冲击液体微成形工艺的原理,描述了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机理及材料在高应
乙型脑炎病毒(JEV)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体。本研究旨在进行JEV关键毒力位点分析、鉴定E-I176R(E蛋白第176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突变为精氨酸)突变位点能否影响其神经毒力。
第一部分 基于iTRAQ技术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平滑肌组织蛋白质组学分析目的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联合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