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如动宾的离合词看词化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l8727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化是“一种语言单位(跨层结构、字+字、词组、句法结构……)向词历史地演化的过程和结果”,它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渐进性的过程,指非词单位(多是指短语)凝固化为一个词的过程,是历时性的;一种是指在这一凝固过程中的任一状态,也就是词化进程中的成果,它是静态的,是从共时的角度来看的。离合词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它既不是词也不是短语,它就是一个词和短语的“中间状态”,是一个“特殊的词”。但从动态来看,它是词化这一现象的直接体现,它处于短语固化为词的中间过渡地带,是我们研究词化、揭示词化的关键一环。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对离合词的演化过程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整个词化现象的过程和机制。而用如动宾的离合词,是一个封闭的集合,是无数离合词当中可以列举且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特色群体。由于离合词大多数都是动宾型的结构,而用如动宾的这一部分本不是动宾结构,只是由于错误类推等原因造成了他们的动宾性,因此更具有特殊性和代表性。赵淑华、张宝林(1996)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3590个动词(含兼属动词和他类词的兼类词)和短语的筛选,共选出非动宾式而用如动宾式的动名组合的离合词共7个:鞠躬、洗澡、游泳、睡觉、游行、考试、登记。这七个离合词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个性之处是他们各有各的词化过程,其起止时间、词化程度、成词来历等略有不同,这更有利于充分展示词化这一现象的全貌及其复杂性,更能全面代表离合词这一群体;而共同之处则是他们都经历了偶合——复呈——词化三个阶段,都伴随有词性变化现象,都因错误的类推导致结构发生了重新分析等,这些共同之处的揭示便是对词化的过程、性质的揭示,同时也是词化的研究成果,它将有力地推动词化研究继续深入前进。离合词的“过渡性”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词化的绝佳视角,而用如动宾的离合词又是我们窥视离合词的小窗口。通过归纳法对洗澡等七个离合词先分析后总结,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他们的词化过程相同,词化的动因相同,词化的机制相同。从此推而广之,我们进一步总结出词化的一般性规律:一、词化是个历时性过程,但个体会因出现的场合、使用的频率等因素的不同导致词化过程的历时长短不一。二、词化是个阶段性的过程,某个阶段这个语言单位可能正处于词化的萌芽阶段,也可能是过渡阶段,也可能是成词阶段,也有可能是“去词化”阶段,总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对这一语言单位采取“刚性”判定,固执地认为它非此即彼,否认它的过渡性,否认语言的发展性、历时性。语言单位的判定呼唤“柔性”,这也是基于客观事实做出的理性抉择。三、词化的过程一般都是三个阶段:偶合——复呈——词化。四、词化的发生是有原因的,一般与该语言单位的线性相邻、使用频率以及人们的习惯类推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病人心理状况与家庭功能、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改善复发性流产病人心理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复发性流产病人共135
<正>又到了一年之中空调的销售旺季,市场上五花八门的空调究竟该怎么选择?到底是变频好,还是定频好?消费者比较迷茫,有时候随便听信了促销员的一些话,就草率地进行购买。1定
本文以汉语救助概念场词汇为研究对象,坚持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原则,采用结构形式和意义功能相结合的描写方式,吸取语言学和语义学等相关研究成果,以所建语料库为研究基础,考察从上
汉语会话冲突造成说话人和听话人交流受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不同于话语冲突或冲突话语,主要通过语音、语法、语义、语用以及修辞等途径表现出来,具有语境依赖性、动态性
青年亚文化是伯明翰学派和早期英国文化研究的研究重点。伯明翰学派认为青年亚文化是社会结构出现矛盾的产物,是为了抵抗资产阶级的霸权和解决父辈文化和主导文化之间尚未解
随着社会生活不断发展,我国社区建设与治理改革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社区工作信息化不仅降低了工作成本,提升了服务品质,同时也
<正>新春17号由新疆农科院核生物技术研究所育成, 原系号26-8-6,2005年初通过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是一个产量和品质兼优的专用型中强筋春小麦新品种,现已成
盾构法施工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地下铁路、越江通道和地下管线等隧道工程的施工中,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错综复杂,盾构在不同土层中的掘进效果以及掘
通过对煤矿采空区“三带”的分析,解释了其物性变化特点及探测效果分析,并以实例证实了其复杂性和多变性,给出了几点有益的结论。
随着MEMS的商业化进程,微构件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个课题。微小试件的制备、安装、夹持、微驱动、高分辨率的载荷和位移测量等技术问题都是对微构件材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