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乌贼墨抗感染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研究

来源 :广东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1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研究乌贼墨的免疫调节作用。 2.研究乌贼墨的体外抗菌和体内抗感染作用。 方法 1.流式细胞术检测乌贼墨对小鼠T细胞亚群和T细胞活化的影响。 2.ELISA法检测乌贼墨对小鼠血清中IFN-γ和IL-4水平及脾细胞生成IFN-γ和IL-4水平的影响。 3.琼脂打孔法检测乌贼墨体外抗菌活性。 4.通过小鼠死亡率观察乌贼墨对小鼠抗大肠埃希菌感染能力的影响。 结果: 1.实验组小鼠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及IL-2aR(CD25)表达较对照组小鼠均有明显升高,而CD8+T细胞却无显著性变化。 2.实验组小鼠的血清中IFN-γ水平和脾细胞生成IFN-γ水平比对照组小鼠明显升高,而IL-4水平则无明显变化。 3.乌贼墨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双球菌无明显抑制作用。 4.感染大肠埃希菌后实验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比较,其死亡率有明显降低。 结论 1.乌贼墨通过增高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及IL-2aR(CD25)表达对小鼠免疫功能进行调节。 2.乌贼墨对小鼠IFN-γ的产生有正调节作用,提示乌贼墨对Th1细胞的促进功能。乌贼墨对小鼠IL-4的产生没有明显作用,提示乌贼墨可能不通过提高IL-4调节小鼠免疫功能。 3.乌贼墨在体外无抗菌活性,但在体内可以提高小鼠对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抵抗力。关
其他文献
目的: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多数患者的血清中存在抗基底膜带成分的自身抗体,免疫电镜显示这种抗体结合在基底膜带的透明板,因此本病为一种自身免疫病。研究
人工智能正在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我国中小学该如何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是目前需要面对的迫切问题.该文通过分析日本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过程和课程现状发现,日本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系列Ca8Zn(SiO4)4Cl2∶Eu3+红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荧光光谱等对合成的荧光粉样品进行表征,并系统地研究了烧结温度、Eu3+掺杂浓度对样品发光
开放大学OERs实践极大地推动了我国OERs运动发展,开放大学自身也得到了较大提升,但存在着建设质量控制不到位、利用率不高、资源评价缺失、内驱力不强、系统内协作不够、外部
静脉疾病一直以来都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静脉疾病的发病率日渐升高,对静脉疾病的诊治在血管外科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