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元兴奋模式动力学机制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iyang137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元作为神经活动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元,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在实际中,神经元处于非常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受到各种不同的外界刺激和邻近神经元的相互影响,但它却能做出精准、迅速的响应来高效的完成非常复杂任务,这是令人称奇的。为此,人们建立了以Hodgkin­Huxley(HH)模型为基础的各种数学模型来模拟神经元的行为,以研究其动力学行为机制。   本文基于经典Morris­Lecar神经元的电生理模型,模拟了在不同环境或刺激下ML神经元的响应和放电现象。首先,对神经元施加持续的外界直流电流刺激,数据分析表明,随着刺激电流的增大,神经元的响应越来越迅速,越灵敏。在规则点火区域,神经元放电频率随电流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即放电加快;接着,在施加固定频率的正弦电流下,调节钾的平衡电势,ML 神经元表现出更为丰富的兴奋行为,同时发现改变钾的平衡电势,簇爆发的频率并不随之改变,而是与输入的刺激电流的频率保持一致,即周期性电流刺激下的神经元的簇爆发放电具有频率依赖性;然后观察了Izhikevich修正后的ML神经元对于不同离子的平衡电势的响应,发现钾、钙离子通道的平衡电势对于神经元的响应起相反的作用,且钙通道有比钾通道更高的灵敏度。除此之外,还发现Izhikevich修正的ML神经元经常会有一些重入现象,而其也证实了神经元钾、钙通道的平衡电势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在上述工作中,我们模拟了不同外界刺激或环境下ML神经元模型的响应和放电现象,这有利于进一步探究更复杂的外界条件下神经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对于深入地理解外界环境对生物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影响和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致病机理有一定理论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以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速率方程理论和密度矩阵方程理论为出发点,推求出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过程中电离几率的解析表达式,以此为基础,应用MATLAB软件数值模拟了光电离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弹载天线的相关近场电磁散射问题。通过电磁仿真软件建立引信天线的近场辐射模型;利用并行物理光学方法计算并分析了复杂涂层目标对于任意入射天线波束的近场
本研究从拉氏量开始,详细地回顾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基本相互作用和Higgs机制。标准模型是一套描述强力、弱力及电磁力这三种基本力及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粒子的理论。它隶属量
锰氧化物是强关联电子体系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其表现出的巨大磁阻效应、多铁性质以及奇特的电子和轨道有序态都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电子关联作用的理解。然而,已有的研究多集中
作为一种可再生、可无限循环利用的能源,氢气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由于氢气的渗透性强,易燃易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极易酿成重大安全事故。常温常压条件下,当空气中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