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工业迅猛发展,臭氧层遭到破坏,使人类遭受过多的UV(Ultraviolet,紫外线)辐射。长期大量的UV辐射可能出现皮肤粗糙,光泽感降低,弹性下降,皱纹,色素沉着增多等,严重者可能导致皮肤良性或恶性肿瘤。近些年,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慢性UV损伤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但细胞角蛋白CK6、CK15、CK17与慢性UV损伤的关系尚不明确。 目的: 建立小鼠慢性UV损伤模型,通过模型观察CK6、CK15和CK17在光老化皮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角蛋白在光老化皮肤中表达的意义;观察玉屏风凝胶对皮肤慢性UV损伤小鼠模型角质形成细胞角蛋白CK6、CK15及CK17表达影响,并初步探讨外用玉屏风凝胶的作用机理,从而达到防治光老化、预防UV诱导皮肤肿瘤的目的。 方法: 采用UV治疗仪模拟紫外光建立慢性UV损伤小鼠模型。通过肉眼观察、组织学观察、及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特殊染色等方法,发现模型小鼠背部照光部位皮肤与人类皮肤慢性UV损伤相似,表现为皮肤松弛、干燥粗糙、皱纹、弹性降低、光泽感下降、毛细血管扩张等,结合组织学改变确定慢性UV损伤小鼠模型成功建立。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测定紫外线照射前0周、照射后9周、外用玉屏风凝胶4周后(13周),CK6、CK15及CK17在小鼠皮肤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将成功建立慢性UV损伤的小鼠分为两组:自然恢复组和玉屏风组,采用不同方法干预4周。通过HE染色、EVG染色及CK6、CK15及CK17免疫组化的表达情况,观察玉屏风凝胶对慢性UV损伤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实验中应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慢性UV损伤小鼠模型成功建立,可见表皮明显增厚,伴有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角质形成细胞变大,形态不规则。真皮层胶原纤维肿胀变性,染色变深,弹力纤维碎裂、卷曲扭结、聚集成团。空白组9周时CK6、CK15及CK17的阳性积分分别为4.10±1.07、1.85±0.75、1.82±0.70,模型组9周时CK6、CK15及CK17阳性积分分别为4.05±1.05、4.21±0.95、4.15±0.87,阳性表达由散在分布变为表皮内弥漫表达,两组9周时CK15及CK17阳性积分比较有显著意义(均P<0.01),CK6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用玉屏风凝胶干预4周后,表皮变薄,细胞层数减少,细胞排列均匀一致,真皮层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排列较前致密有序,无卷曲及扭结。玉屏风组干预后CK6、CK15及CK17的阳性积分分别下降为3.95±0.76、1.55±0.88、2.31±0.92,与9周时模型组比较,CK15和CK17均有显著意义(均P<0.01),CK6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恢复组表皮 CK6、CK15及 CK17的阳性积分分别为1.70±0.73、1.60±0.68、2.95±0.89,玉屏风组与之相比,CK6与 CK17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K15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长期大量UV照射可成功建立光老化小鼠模型,其皮肤表现及组织学观察与人类皮肤慢性UV损伤相似。 2、玉屏风凝胶对慢性UV损伤小鼠皮肤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小鼠皮肤光泽度提升,粗糙干燥改善明显,皮肤弹性有所恢复,加深的皮纹变浅。 3、玉屏风凝胶对角蛋白表达的影响:玉屏风凝胶可维持CK6表达水平,对CK15调节有待进一步研究,并可下调CK17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