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玉屏风凝胶对光老化小鼠模型细胞角蛋白CK6、CK15及CK17表达的影响研究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cdxlx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工业迅猛发展,臭氧层遭到破坏,使人类遭受过多的UV(Ultraviolet,紫外线)辐射。长期大量的UV辐射可能出现皮肤粗糙,光泽感降低,弹性下降,皱纹,色素沉着增多等,严重者可能导致皮肤良性或恶性肿瘤。近些年,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慢性UV损伤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但细胞角蛋白CK6、CK15、CK17与慢性UV损伤的关系尚不明确。  目的:  建立小鼠慢性UV损伤模型,通过模型观察CK6、CK15和CK17在光老化皮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角蛋白在光老化皮肤中表达的意义;观察玉屏风凝胶对皮肤慢性UV损伤小鼠模型角质形成细胞角蛋白CK6、CK15及CK17表达影响,并初步探讨外用玉屏风凝胶的作用机理,从而达到防治光老化、预防UV诱导皮肤肿瘤的目的。  方法:  采用UV治疗仪模拟紫外光建立慢性UV损伤小鼠模型。通过肉眼观察、组织学观察、及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特殊染色等方法,发现模型小鼠背部照光部位皮肤与人类皮肤慢性UV损伤相似,表现为皮肤松弛、干燥粗糙、皱纹、弹性降低、光泽感下降、毛细血管扩张等,结合组织学改变确定慢性UV损伤小鼠模型成功建立。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测定紫外线照射前0周、照射后9周、外用玉屏风凝胶4周后(13周),CK6、CK15及CK17在小鼠皮肤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将成功建立慢性UV损伤的小鼠分为两组:自然恢复组和玉屏风组,采用不同方法干预4周。通过HE染色、EVG染色及CK6、CK15及CK17免疫组化的表达情况,观察玉屏风凝胶对慢性UV损伤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实验中应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慢性UV损伤小鼠模型成功建立,可见表皮明显增厚,伴有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角质形成细胞变大,形态不规则。真皮层胶原纤维肿胀变性,染色变深,弹力纤维碎裂、卷曲扭结、聚集成团。空白组9周时CK6、CK15及CK17的阳性积分分别为4.10±1.07、1.85±0.75、1.82±0.70,模型组9周时CK6、CK15及CK17阳性积分分别为4.05±1.05、4.21±0.95、4.15±0.87,阳性表达由散在分布变为表皮内弥漫表达,两组9周时CK15及CK17阳性积分比较有显著意义(均P<0.01),CK6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用玉屏风凝胶干预4周后,表皮变薄,细胞层数减少,细胞排列均匀一致,真皮层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排列较前致密有序,无卷曲及扭结。玉屏风组干预后CK6、CK15及CK17的阳性积分分别下降为3.95±0.76、1.55±0.88、2.31±0.92,与9周时模型组比较,CK15和CK17均有显著意义(均P<0.01),CK6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恢复组表皮 CK6、CK15及 CK17的阳性积分分别为1.70±0.73、1.60±0.68、2.95±0.89,玉屏风组与之相比,CK6与 CK17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K15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长期大量UV照射可成功建立光老化小鼠模型,其皮肤表现及组织学观察与人类皮肤慢性UV损伤相似。  2、玉屏风凝胶对慢性UV损伤小鼠皮肤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小鼠皮肤光泽度提升,粗糙干燥改善明显,皮肤弹性有所恢复,加深的皮纹变浅。  3、玉屏风凝胶对角蛋白表达的影响:玉屏风凝胶可维持CK6表达水平,对CK15调节有待进一步研究,并可下调CK17表达。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清热化瘀煎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血清Ang II、ET-1、TNF-α、IL-6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心肌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造模组30只,假手术组10只,造模组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造模组再随机分为治疗组(清热化瘀煎)、对照组(卡托普利)、模型组(生理盐水),连续用药5周。5周后,测心电图、颈动脉取血、处死大鼠,取出
目的:  本研究系统回顾和总结了古代医家对眩晕的认识和现代中医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进展,根据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关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理论,对椎基底动
目的:  观察更年Ⅰ号汤化裁方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浅探其临床有效性,结合祖国传统医学和现代病理药理学浅析其作用机理,为中医药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