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盘锦双台子河口湿地是一个渤海辽河三角洲独特的生态系统,河口潮间带拥有良好的生态调节功能,尤其在调节河流径流、改善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及候鸟迁徙栖息地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伴随河口流域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工业、农业和城镇开发用地严重不足,导致陆地众多工业向海岸带迁移,构成了自然海区、近岸滩涂和泥滩土地围垦,该湿地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呈现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功能退化、植被枯萎,形成荒漠化和生境失衡的现象。本论文以“盘锦双台子河口滨海湿地植被修复与重建”治理恢复项目为基础,将双台子河口滨海湿地植被退化区(近岸湿地植被修复区)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景观生态学、生态系统及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构建湿地生态环境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双台子河口滨海湿地植被修复区进行了生境健康评价,具体探讨4个方面研究内容,分别如下:1.通过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对比判别分析,该修复破损区种植的植被,经图像提取、识别区域的地块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翅碱蓬(Saline Seepweed)长势效果好,植被破损面积修复率高,覆盖率明显增大,由43.02%到84.88%。2.通过河口实地调查考察,选址的双台子河口修复潮滩地块,从环境特征的组成、结构、生境等方面进行分析,筛选水化要素、沉积要素、生物残毒、生物种类密度、植被修复效果等28个指标,构建出湿地生态环境健康评价指标体系。3.依据近岸河口和海滩出现在水动力变化较强海岸,并结合湿地修复区的特殊地理位置,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各个指标赋予权重确定。将该湿地修复区生态环境健康划分为健康、亚健康及不健康三个等级。4.运用层次分析评价方法,诊断各指标对湿地生态环境健康影响程度,获得得了影响湿地环境健康状态的原因,其主要是受水生态环境、群落的组成结构及服务功能的影响,最终改变了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综上研究可知,该修复湿地地块植被修复效果显著,破损湿地由修复前到修复后的环境净影响量为25.90,修复后湿地达到健康状态,修复区健康程度得以稳步提升。因此,本论文的研究为盘锦市的后续湿地修复工作提供了技术性支撑,也为湿地的管理与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