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食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以H小学食物中毒事件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do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以来,我国的儿童食品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涉及儿童的食品安全事件多发,社会大众普遍对此类事件的关注度较高。新《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在我国进行了重新修订推行,但是在新法之中,针对儿童食品安全领域的法条却非常之少,在各地的实际监管制度中,涉及儿童食品安全监管的制度也不够完善,尤其是在儿童密集的小学学校,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更是危害巨大。对于涉世未深并且食品安全知识淡薄的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较小,见识和社会经验有限,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受到的影响更大,实施应急救援的难度更高。健康的身体/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是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并且小学阶段是儿童一生接受应急管理教育和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的黄金时期。人员高度密集、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的场所,小学学校往往成为食品安全危机易发地区,在事件发生之时,政府的应急管理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小学学校食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研究显得必要而迫切。通过借鉴一般应急管理理念,将应急管理的概念引入到小学学校的食品安全管理中,立足小学学校自身的特点,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小学学校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出符合小学学校食品应急管理策略,对保证小学学校建设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此,文章以H小学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为视角,分析事件处理过程中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概括总结小学学校食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有针对性改进措施。通过分析以H小学为代表的小学食品安全事件问题,进一步研究此类事件中应急处置机制上的不足,归纳建立对小学食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现状的整体认识,剖析机制上存在的缺失,主要是小学食品安全事件预警意识薄弱,应急预案空泛落后;应急管理决策、指挥与协调机制存在障碍,应急管理处置中公民参与机制缺失,应急处置过程中缺乏统一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应急管理事后评估机制不完善。并且由此提出对小学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建构与完善的对策建议:健全小学食品安全应急管理预警体系,增强预案实操性;加强应急管理快速响应和协调机制建设;加强小学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事后评估机制建设。  小学生受其自身年龄的局限加之社会家庭的影响,使我国在小学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中困难较多。小学食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应是一套包含事前预警、事中处置和事后完善的体系,需要明确政府食品应急管理的主体责任,确立以政府应急管理监管为主、学校应急管理监管为依托、社会应急参与为辅助、家庭应急管理教育为支撑的应急管理体系,完善我国小学学校食品安全应急管理机制的体系化建设,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维护良好的小学食品安全环境,做好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后勤保障工作。
其他文献
旅游业是当下最具规模的绿色产业。由于旅游业在发展地方经济中的作用以及本身具有的公共性,使得它的发展无法回避地方政府行为的介入和参与。它需要地方政府在战略规划、开发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了中国要走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两化”的融合理念,党的十八大具体的阐述了“两化”的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社会的发展与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只有客观全面地分析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并加以管理,才能更好地将群体性事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目的:疾病保障权作为患者基本公民权的人权问题,在公共卫生服务的整合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本文在研究分级诊疗政策执行中与社区建设相关的社会治理等综合分析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