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从2009年秋季起,我国对中职学校在校生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除学费,2012年免费政策扩面,对中职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免学费政策实行的最初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中职教育的发展活力,提升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在以免学费为重心的政策扶持下,中职教育的发展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那么中职免学费政策执行效果到底如何,目前的研究缺少具体到基层学校的反映。为此,本研究以河源理工学校为研究对象,分析免学费政策执行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并结合河源市近年来教育相关数据,对免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肯定了该政策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一是保障了百姓子弟的入学权利,促进教育公平;二是降低了职校的招生难度,扩大了办学规模;三是减轻了经济较困难家庭的教育负担;四是促进了社会用工质量的提升。通过问卷法和分析论证,发现在免学费政策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良的反应:一是免费资金采用中央与地方配套方式解决,加大了欠发达地区财政的负担,压制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二是职校收入锐减,经费短缺,教职工待遇下降,影响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三是学校办学质量并没有因经费的投入而提高;四是学生对求学机会的不珍惜,家长也因为经济压力减小,存在部分不思进取,甚至沉迷赌博等问题。针对实际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成因,包括:中央政策与地方实际的差异性冲突;政策内容与执行和现实需求脱节;资金的使用与办学质量考核脱节。结合问题及问题成因,本文运用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的政策执行理论及中职教育的公共产品理论、社会公平理论,从提高中职教育的教育公平性及其公共产品属性角度,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及对策:一是改进免学费政策的落地方式;二是加强政策执行监督,提升职校办学质量;三是加强政府引导,鼓励社会各方支持职教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