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264标准的视频压缩关键模块的研究及其VLSI设计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0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264采用的是基于图像块预测编码和变换编码相混合的编码方式,在保持高的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具有很高的视频压缩比。H.264中采用的变换编码技术主要是整数离散余弦变换(DCT)变换和哈达码(Hadamard)变换。预测残差块的变换和运动补偿等都会带来块效应,H.264引入环路滤波系统消除块效应的影响,以提高主观视觉效果。   本文从算法研究和硬件实现两方面着手,首先简要介绍了视频压缩基本原理,并对H.264标准所涉及的核心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然后详细描述了变换编码,量化和环路滤波的原理,通过对算法的深入研究,掌握各项关键技术的要点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分析H.264变换编码、量化的工作原理,设计相应的硬件电路,变换编码部分包括变换、量化、反量化、反变换、重构等子模块。二维变换编码采用两次一维变换实现,其中的一维变换采用快速蝶形算法的构造方法进行实现;帧内16×16的变换采用一种DCT/Hadamard变换可复用的变换编码结构,并采用并行流水线结构实现;8×8/4×4DCT变换采用一种行列变换单元可复用的结构实现;量化,反量化,重构图像单元采用并行流水线结构,可提高系统处理速度SATD模块利用一种高度并行的流水线结构,并采用4-2压缩器代替传统的加法器实现和值相加,提高运算速度;根据滤波算法的特点设计了环路滤波的硬件实现电路,滤波模块按照功能主要分为三大部分,顶层模块,滤波强度计算模块,滤波计算模块,对滤波强度计算,从宏块的角度将判断条件归类,减少循环判断次数,可以更快的得到滤波强度,其中滤波计算模块是滤波的核心模块,采用了两个关键技术:调整滤波顺序、流水线结构。   最后,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对提出的电路结构进行RTL级代码编写,并在VCS环境下验证,编译仿真通过后,基于SMIC标准单元库的0.13μm CMOS工艺实现,采用Synopsis Design Compiler进行综合。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各个电路在300MHz时钟频率下完全满足高清视频监控应用中1920×1080视频序列30帧/秒的实时编码需求。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文对光纤温度传感器基本原理以及构造进行理论研究,提出了漫反射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出基本结构。对漫反射式光纤温度传感器中核心部件漫反射板进行了漫反射特
随着视频图像处理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与图像处理相关的软件算法和硬件技术都有了快速的发展。在众多硬件实现系统中,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
SIRP α和Gankyrin在神经系统中具有高水平表达,其中SIRP α是目前唯一在神经系统中表达的抑制性受体,提示它们在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中可能具有独特作用.我们通过建立小鼠胚
目的hCu,Zn-SOD-TAT PTD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体外表达,表达产物的纯化及对其跨膜转运能力的初步研究.方法先从人肺cDNA文库中PCR扩增hCu,Zn-SOD基因,插入pUC19测序;以测序质粒
小鼠作为一种模式生物被广泛地运用在精子发生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中.该文运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和电子克隆的方法,克隆了人类精子发生相关基因ZNF230的小鼠同源基因znf230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