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医生由于工作的性质很易成为工作倦怠的高发群体,对其健康和家庭乃至事业的影响及危害不容忽视。特别是工作在基层医疗机构一线的医务人员肩负着治病救人的任务,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密集,在体力和精力上往往比上级医院的医务人员承受更大的压力。这一群体的心理压力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但是,目前对于基层医疗机构一线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和工作倦怠情况的研究,国内外鲜有报道,所以当前有必要对这一群体的身心健康特点及其应对问题、社会支持、生活事件等有关应激因素的相关性作调查和研究分析。目的:通过对吉林省基层医疗机构一线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工作倦怠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旨在了解吉林省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工作倦怠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这一群体工作倦怠和心理健康问题积累经验,并为预防和进一步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卫生院调查表》和《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调查表》制作调查问卷,利用此问卷和马斯勒倦怠感量表对调查对象进行测查,测查结果分别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调查吉林省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总数为1306人。收回有效问卷1192份,回收率91.27%。2.工作倦怠在婚姻状况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年龄、技术职称、健康行为、不良嗜好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情绪衰竭、情感疏远两个维度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正相关,职业效能感低与心理健康状况呈负相关,说明工作倦怠者易伴随心理健康问题。结论:1.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工作倦怠程度较高。2.人口统计学因素年龄、职称、工龄、学历等;不良行为因素吸烟、饮酒;健康行为因素;社会保障因素均在工作倦怠的某几个维度产生影响。3.有力的社会、组织支持可以减轻个体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倦怠体验,改善心理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