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乳腺摄影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综合分析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r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女性社会角色、压力的增加,乳腺疾病日益增长,尤其是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是40-55岁女性的第一死亡原因。该病在三级预防中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医疗科技日新月异、快速发展,但乳腺钼靶摄影仍是行之有效的检查手段,国内外多项研究肯定其为乳腺癌筛查的金标准。2004年“百万妇女乳腺癌普查工程”在我国启动。2007年“乳腺X线摄影技师持证上岗”制度被推行。乳腺X线摄影进入标准化进程。我国乳腺X线摄影筛查形势以造就而成(1)。现今乳腺X线摄影已发展为数字化摄影,摒弃了以往的冲洗胶片或IP板的模数转换,以发展为数字成像,激光打印机打印胶片,后处理技术强大,图像清晰,操作简便快捷。目的:研究乳腺X线数字化摄影对乳腺疾病诊断方面的优劣,对比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为患有乳腺疾病者在如何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上作有价值的提示,期望提高乳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水平,指导临床优化检查,避免过度检查或检查不足。对象和方法:对2014年4月-2014年9月期间在本院进行乳腺检查的64例患者,均行彩超检查对照,均经手术切除或病理证实。方法采用美国Hologic钨钼双靶机,22-35KV,100-160mAs。所有患者均行钼靶头尾位(CC)和内外斜位(MLO)摄影,个别病灶显示欠佳的,加照局部放大摄影。所得图像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意见不一致者由全放射科读片统一诊断。诊断采用美国放射协会推荐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分类诊断。追踪患者常规超声、CT、MRI结果,回顾性分析。分年龄组,结合症状及临床触诊,选择最佳的检查手段。结果:数字乳腺摄影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3.3%、97.8%、81.2%。常规超声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是80.6%、84.7%、83.6%。数字乳腺摄影联合超声、CT判断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是94.4%、97.8%、92.2%。结论:数字乳腺摄影在乳腺肿物良恶性的判定上有较高的诊断价值,X线的特异性及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其与超声、MRI、CT联合应用可以提高乳腺良恶性的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是有益的补充。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通痹颗粒合甲氨喋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6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通痹颗粒和甲氨喋
以‘红灯’甜樱桃为试材,分析了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内源脱落酸(ABA)和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含量的变化以及外源ABA和乙烯利处理对果实成熟进程的影响,探讨了ABA和乙烯与
变频调速技术是一种高科技技术,有很好的调速、节能性能,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通用变频器应用更为广泛。该文从实际应用的角度介绍了通用变频器的功能、结构以及变
通过充压实验和无载荷状态及零应力状态,我们研究了 16只雄性大鼠的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股动脉和左肺动脉的形态学和应力-应变分布特征,并比较了不同血管间的差异
完善侦查阶段证人权利保障机制对提高侦查阶段证人作证率,提高证人出庭作证的比例,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侦查实践中,证人权利保障的环节出现问题导致证人不敢作证、证人证言失真,从而造成侦查僵局、酿成冤假错案的情况依然严峻。将证人各项权利保障的对策和建议融入到具体的侦查行为中,是完善证人权利保障机制行之有效的办法。本文以侦查实践为切入点,对侦查阶段证人权利,侦查阶段证人权利保障的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学生观是影响教学行为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其职业活动中具有根本意义性的问题。正确的学生观是教育者做好科学育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只有树立正
隐性课程是通过学校的各项机构和制度传递着客观存在的特定的一些价值,当然这些价值也包含了重要的度与价值,班级文化是隐性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
<正> 孔子在二十岁以后,一面做官,一面讲学,创设了儒家“私学”,相传有弟子三千余人,成名者七十二人。他一生绝大部分时间(约半个世纪)从事教育活动,他的教育思想,有许多至今
目的观察速泌通乳贴局部外敷配合穴位及乳房局部按摩对产后缺乳气血虚弱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足月顺产分娩的初产妇,按随机均衡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活动的探究方式进行了定义。二者在学习活动价值归属上的认定都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还不能够更为全面地满足学习主体对学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