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养对小学生校园欺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欺凌损害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引起了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据《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2017)》数据显示,我国校园欺凌现象普遍,中部地区学生的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率最高,占46.23%,且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形态。因此,探究校园欺凌的主要影响因素,从源头分析欺凌产生的动因,将校园欺凌扼杀在萌芽状态,是有效防治校园欺凌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从家庭教育视角,重点探究了隔代教养对小学生校园欺凌的实际影响,以期为小学生校园欺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参考。本研究在相关文献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取了较为成熟的量表构成调查问卷,随机整班抽取江苏省16所非寄宿制小学四、五、六年级48个班级学生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共发放问卷1805份,有效问卷共1536份。研究发现:(1)小学生受欺凌发生率为26.6%,欺凌行为发生率为6.4%。(2)隔代型家庭结构与小学生校园欺凌显著相关,隔代教养的学生受言语欺凌频率显著高于混合式教养和父母教养的学生。(3)祖辈教养方式与校园欺凌显著相关。温暖型教养方式的小学生受欺凌/欺凌行为发生率最低,拒绝型教养方式的小学生受欺凌/欺凌行为发生率最高。焦虑型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受欺凌和欺凌行为的发生。(4)隔代教养方式与小学生欺凌意识显著相关,当祖母教养方式为拒绝型时,小学生欺凌意识最强烈。(5)隔代型家庭结构与小学生受欺凌后倾诉情况显著相关,隔代教养家庭的小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向朋友倾诉,且选择不倾诉的比例最高。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本研究进行了具体的讨论和分析,并借鉴国外应对校园欺凌的经验,从强化父母教养责任、优化家庭教养结构、转变祖辈教养观点、营造温暖家庭教养环境、发挥学校的核心作用,以及建立“政府-学校-媒体”协作机制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
其他文献
机翼的主动颤振抑制技术是现代弹性飞行器设计的重点,传统的基于输出量最小化设计的线性二次最优调节器(LQRY)由于引入的信息量少,其抑制颤振的效果并不理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输
考虑了脉冲切换系统的鲁棒H∞控制问题.该系统的状态矩阵和控制矩阵都有不确定性和扰动.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H∞控制理论、Lyapunov函数和变量替换方法,对这类系统给出了鲁
现代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发现、创造、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日常强调学生试二试,这样,学生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受到启示,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也就
电动装载机采用电动机作为牵引装置,并应用化学蓄电池组和动力电池组作为动力能源,与传统内燃机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因为电动装载机可以实现零排放、零污染,所以电动装载机具
数学学习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严谨的思维习惯。然而很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个别题目的解答容易出错,而且带有普遍
新课改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倡导在课堂教学中多实施课堂探究式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课堂探究活动进行得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课程改革
基于已有的为构造不确定系统的连续反馈控制律而提出的自稳定域的理论,给出了推广的系统的自稳定域的概念及其构造方式的理论证明,使得零点成为系统自稳定域的内点,从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