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离子泵的结构设计与实验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hv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EMS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电子器件微型化,在真空器件领域也出现了许多微型化的真空电子器件,比如微型陀螺仪芯片等。虽然目前的微腔体真空封装技术已经帮助一些真空芯片获得应用的可能,但是还存在着维持真空度比较差等问题。而微型离子泵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针对基于场发射的微型离子泵进行了结构设计、模拟仿真优化、实验特性研究以及吸气性能的验证工作。本文先根据需要提出了初步的微型离子泵的结构设计,再通过粒子光学模拟软件SIMION对微型离子泵的关键参数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根据模拟结果得到了各结构参数的优化方向,再结合工艺限制确定了具体的参数设计。接收极高度设置为3mm,接收极直径为5mm,阴阳极间之间的距离为0.3mm,也就是说其体积约为0.06立方厘米。通过实际实验研究了阳极电压、接收极电压以及气压对接收极离子流的影响,明确了气压不变的情况下,对于一个确定的阳极电压都有一个接收极电压,使得接收极上的离子流可以达到该阳极电压下的最大值。阳极电压和接收极电压存在着一定的配合关系,可以使微型离子泵获得更大的离子流。气压的变化对接收极上离子流的影响主要来自于电离率的改变,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气压上升时接收极上的离子流是增大的,利用气压与离子流之间的关系,可以在无法用真空计测真空度的情况下,根据离子流大致判断腔体内的气压。最后,设计了微型离子泵的抽气验证实验,通过与对照组对比验证了微泵确实具有一定的抽速。探究了不同电极电压参数下微泵的抽速情况,在排除放气影响的情况下,微泵在阳极电压1600V接收极电压450V时取得抽速约2.8 m L/min。
其他文献
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是电厂冷端系统的主要换热设备之一,因其冷却效率高,运行可靠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冷却塔运行时会产生巨大的噪声,所以一般被布置在厂界周围,但随着社会发展及城市规模的扩大,在部分电厂周边形成居民区,而冷却塔的噪声有可能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所以相关电厂需要采取噪声治理措施,以满足相关的噪声排放标准。但也应该注意到,附加在冷却塔周围的降噪设备可能会对冷却塔的性能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电厂
柴油机尾气脱硝是移动源NOx污染控制的重点,SCR脱硝技术是目前应用于移动源尾气脱硝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但现有的V2O5-WO3/Ti O2商用催化剂存在活性温度窗口窄、抗硫抗水性较差、钒基有毒等缺点,因此,开发能够适用于柴油机尾气宽温度范围、抗硫抗水性好的SCR脱硝催化剂是当前的重点研究方向。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菱铁矿经煅烧后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脱硝活性,因此本文选择菱铁矿作为SCR脱硝催
对供热机组开展热电耦合特性与运行优化研究对于掌握机组的能耗特性、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和灵活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某330MW双抽可调供热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双抽可调供热机组的热力学仿真模型,对其进行供热特性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双抽供热机组双机运行时的热电负荷优化调度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基于EBSILON软件并结合设计数据建立了双抽可调供热机组的仿真模型,分别在设计工况及变工况
燃煤电厂排放的氮氧化物作为一种有害气体严重危害着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目前,我国要求燃煤电厂的NOx排放标准由100mg/m3降低至50mg/m3,面对日益严格的氮氧化物排放要求,国内电厂大力推进环保治理,满足氮氧化物超低排放要求。本文以某600MW燃煤机组SCR烟气脱硝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解决机组在超低排放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催化剂积灰磨损、脱硝效率低、氨逃逸高以及空
气固两相流在电力、化工、粮食加工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广泛存在,实现其固相颗粒速度、浓度和质量流量的准确测量非常重要,对气固两相流动机理研究以及工业过程的控制与优化都有重要的意义。电学法由于其测量原理简单、非侵入、成本低、适应范围广、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在气固两相流的流动参数测量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和应用潜力。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种新型的静电耦合电容传感器,设计开发了基于静电耦合电容传感器的气固两相流动参数测量系
微生物电解池(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MEC)通过原位产氢实现自养脱氮,具有环境可持续的优点。石墨毡和不锈钢网等常见MEC电极材料具有价格低廉、化学稳定性好的优点,但其表面生物相容性和有效吸附位点量还需进一步优化以提高MEC运行效果。本文利用壳聚糖(chitosan,CS)、壳聚糖/还原氧化石墨烯(chitosan/reduced graphene oxide,CS
第五代(5th-Generation,5G)和未来移动通信需要具有极高的速率(峰值速率达到10Gbps以上)、极大的容量、极低的时延、更高的效率。采用波束赋形预编码技术的有源一体化天线阵列结合了分布式射频技术和超大规模天线阵列技术(Massive MIMO),能够降低发射功率、提高信噪比、获得更好的信号覆盖、提高频谱效率和传输速率,是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论文根据5G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与需求,
移动数据业务的爆炸性增长推动了移动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能够达到10Gbps的下行峰值传输速率。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而采用更高频谱效率的调制方式,使得调制信号的峰均比和带宽也相应激增。功率放大器作为无线通信发射机中的重要部分,其带宽、效率和线性度特性对无线通信系统整体性能至关重要。本文围绕包络跟踪功率放大器技术,对电源调制器和J类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及其馈电结构开
在工业生产领域,采用智能化的机器人替代人工进行生产、分拣是备受科学家们关注的研究课题。针对在仓储运输过程中工件的检测与定位问题,本课题利用点云处理技术对目标进行识别与定位。同时,对研究中涉及的点云处理技术、目标识别算法、点云的位置估计做了相关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套三维目标识别结合机器人抓取的工件识别方案。线下,对待识别的工件进行点云的采集,经由点云去噪、拼接与特征边增强制作为模型点云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性,可以通过其独特的振动指纹来对特定分析物分析研究,在表面科学、分析化学、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生物医学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在应用方面涉及的基本问题是高性能的SRES基底的制备。自组装的方法制备SERS基底简单、便捷。其中,两相界面组装金属纳米颗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