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收支格局的变化及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mingxing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国际收支长期呈现经常账户和金融账户“双顺差”的格局。但是自2014年二季度开始,我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格局出现变化,主要表现为金融账户开始出现逆差,外汇流入下降,进而导致我国外汇占款出现趋势下降,对我国货币供给机制产生了较大影响。从整体看,目前我国国际收支出现了经常项目顺差、金融项目双向波动的特征。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研究我国国际收支格局变化及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论文的结构安排为: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我国国际收支格局出现的变化,和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变化的主要因素。其次从理论上分析我国国际收支影响货币供给的内在机制,然后以近年我国国际收支和货币供给的情况作实证分析,重点考量我国国际收支变化对货币供给影响的大小,最后根据得出的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得出的结论为:2009年后,我国经常项目顺差的规模迅速增加,但占GDP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本文分析认为是经济周期、贸易条件、储蓄-投资差额综合作用的结果,并预期未来经常账户仍保持顺差,且增速较稳定;我国金融账户在2012和2015年都出现了逆差,对其子账户的变动分析发现,我国在外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项下都出现大规模资本外流,本文认为是政策性因素和市场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预期未来金融账户继续呈现逆差。在我国经常账户顺差,金融账户逆差的变化趋势下,我国外汇占款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较之前有所下降,导致了我国以外汇占款为主渠道的货币供给机制发生改变,央行更多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和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主动供应基础货币,大量增加金融机构贷款来补充流动性。未来央行应积极面对新的变化,构建新常态的货币供给机制,稳定市场的总体流动性水平。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了切实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实效,许多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中开展了合作式探究学习的尝试。然而从当前的教学实践看,有些高中地理教师为了追求表面,忽视了合作式探究学习内容适宜性的问题,不分内容不加选择地运用合作式探究学习,进行了低效甚至无效教学。高中地理探究教学应选择适宜的内容进行,否则会适得其反。  [关键词] 高中地理;合作式探究学习  巴班斯基认为:各种教学方法的结
<正> 对统立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运用这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教材中的各种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认识才能深化,才能从本质上,内
数字化重构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出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可以借助数字化重构技术,非遗数字化重构的设计需要遵循尊重技艺的设计再现和情感化的个性体验原则。江苏信
介绍了波门跟踪的原理以及波门自适应性的需求,结合主动轮廓模型中的GVF Snake模型和自适应分析质心跟踪算法,提出了基于Snake模型的波门自适应跟踪算法,根据Snake模型的收敛轮廓来确定波门位置和大小,由波门内背景像素点所占的比例来决定是否更新波门。通过实验仿真,该算法能够自适应地改变波门的大小,很好地跟踪目标。
庄子的文章存在着很多人生哲理和生存智慧,新课标《先秦诸子选读》"《庄子》选读"篇中选了一个"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的故事,这篇文章可以给教师生活、工作乃至教学,带来很大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走过了27年的历程,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与调整.作为此项考试一线的考务人员,梳理了近年来的变革与调整,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