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语言文化中“福”(счастье)“祸”(несчастье)观念对比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ee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8年,苏联学者阿斯科尔德夫(С.А.Аскольдов)在《语词与观念》(Словоиконцепт)一文中最早提出观念(концепт)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中心范式的发展,“语言文化观念”已经成为语言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目前,俄罗斯语言学家对于观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和语言文化两个领域,由于观念结构的复杂性,俄罗斯语言学界对观念问题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界定。其中,语言文化视角强调“观念是人意识中的文化凝聚块”,决定着精神并体现在语言中。可以说,观念是由各种语言手段表示的具有复杂结构的某种思想理念,表达着民族精神,是理解和阐释一个民族文化的关键所在。亘古至今,幸福是人类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人们用一生的时间不断探索幸福的真谛。福与祸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要认清什么是福,就必须分析祸,从福与祸的比较中找寻幸福的真义。“福”“祸”观念在人类物质和精神社会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起源于人类最初的心理情感体验,是民族精神文化内核的重要部分,本文借鉴卡拉西克(В.И.Карасик)多维度观念结构理论和观念分析法,将语言语义分析和文化语义分析结合起来,从观念称名词的词源、观念称名词的语义、与观念相关的联想几个方面综合分析俄汉民族的“福”“祸”观念,并运用对比分析法,以俄汉谚语、俗语中与“福”“祸”观念相关的谚语、俗语为语料,分析、比较俄汉民族“福”“祸”观念的异同,并总结导致这种异同存在的原因,从而揭示出俄汉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情感取向和伦理评价等特点,以及该文化观念中所体现出的不同的民族特质。
其他文献
对于配置EAF-LHF-CCM的生产线,采用高比例的铁水热装工艺,生产中碳钢,控制好EAF的终点[P]、[C]的含量,是生产顺利进行和降低成本的关键,介绍了电炉生产77Mn,60Si2Mn,65Mn中的
随着人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意义日渐凸显。毋庸置疑,只有档案管理水平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档案管理工作才能与时俱进,从而取得预期的效
语言注意是当前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说话的过程是如何体现语言与注意的呢?本文基于Talmy的语言注意系统理论,以Levelt的《说话的认知心理过程》中说话的流程、语
以贵州恕江山茶为原料,采用液压榨油技术,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含壳率、蒸胚时间、压榨时间和压榨温度对茶籽油出油率的影响,再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液压榨油技术榨取油茶籽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类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水平得以有效提升,在社会各方面应用广泛,对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在对计算机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