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续并购是近年来我国并购市场上越来越常见的现象,许多企业通过不断的并购来实现扩张,部分活跃企业甚至可能在一年内就发起数次并购。不过,这种频繁的并购活动究竟对企业而言是好是坏?随着并购次数的增加,企业并购绩效会上升还是下降?企业在一系列并购中的组织学习等行为是否会对并购绩效产生影响?这些问题目前都仍是众说纷纭。因此,本文选取1998年至2017年我国上市公司发起的连续并购事件,利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研究了连续并购企业在不同次序(order)并购中的短期和长期并购绩效的整个分布的特征,以及企业在连续并购中采取的并购行为,包括差异化组织学习行为和骄傲自大行为,会如何在并购经验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影响并购绩效。本文研究发现,随着并购次数的增加和并购经验的积累,连续并购企业的短期与长期平均并购绩效均会下降,不过这种下降趋势并不是在整个分布上一致的。在长期中,连续并购企业的绩效下降只在条件分布的高分位数水平上显著,这表明企业在高次序并购中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并未增加,企业并不会在高次序并购中面临更大的左尾极端下行风险,但是确实会在右尾表现上变差导致难以实现大的并购成功。而在短期内,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了绩效逐次上升的情况。除了并购经验外,连续并购企业的并购行为也会影响并购绩效:存在骄傲自大现象的企业会面临更严重的绩效下降问题,而相对的,企业可以通过差异化学习来改善绩效表现。不过无论是哪种并购行为,其对并购绩效的影响都不是在整个分布上一致的。不同于过往并购领域研究局限于所有企业的平均绩效表现,本文创新性的考察了连续并购企业并购绩效的整个分布情况,因而能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连续并购行为做出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从而为企业管理层的并购决策、市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