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教师队伍发展离不开教师个体的发展,作为培养人的一种活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需要教师们持续的热情、高昂的斗志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促进教师发展的措施和手段很多,激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教师激励能够使教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使他们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自觉地从学校的利益考虑问题。有效的激励也是教师努力工作的动力源泉,是和谐管理的重要手段。如何高效地激励教师,调动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宝贵的资源的积极性,来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目标,是每一个学校管理者都应当探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借鉴国内外相关激励理论如内容型激励理论、行为型激励理论等,依据国内外对激励效果的影响因素如薪酬水平、学校特征因素、职业发展前景、职业生涯阶段、成就感、工作乐趣、成长机会、个体偏好、心理契约等,从学校管理实践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初中教师激励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初中教师激励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薪酬激励强度不大、考核机制有待改进、激励针对性不强、激励制度认同率不高、学校管理者激励方式还需灵活、教师培训薄弱对教师成长激励影响较大等方面。在对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优化初中教师激励的实践策略,主要有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两个方面。外部激励对策包括:绩效薪酬激励、成长发展激励、共同参与激励、制度评价激励、人文关怀激励、分类按需激励、软环境激励等;内部激励对策包括设立追求目标、发挥个人专长、提升工作成就感、加强自我心理激励等。希望通过本研究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建立更科学、更人性化的激励机制,更加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更加重视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更加有效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初中管理者创新管理视角,使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更加稳定,更加合理,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