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中的突出问题,破解新时期“三农”问题,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然而,我国农村金融资源的稀缺性尤为突出,资金投入瓶颈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政策性银行是农村资金净输入的重要源泉,融“政策性”与“金融性”为一体,是在农业之外寻求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但是,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对农业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其可持续能力,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有作为的金融服务。本文在分析农业政策性银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农业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定位及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进行了重点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为:一是对中外农业政策性银行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应借鉴国外高效运行的组织体制、灵活的制度和政策、明确合理的外部关系、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合适的资金运用和完善的政策性银行功能等成功经验。二是阐述了农业政策银行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了银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三是采取问题与原因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剖析了农业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并对其存在的制度性根源进行了分析,从而进一步论证了农业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应重点完善它的产业开发功能。四是对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科学定位研究,澄清了人们对农发行认识片面的看法,分析了决定可持续发展定位的决定因素,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应坚持的原则和基本思路,进一步确立了其可持续发展定位是农业产业开发银行。五是分析了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农业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即,深化体制改革,建设现代银行;理顺经营关系,改善外部环境:加快立法进程,推进依法治行;健全经营机制,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多元化融资,构建资金来源体系:调整资金运用,逐步扩展业务领域;完善风险机制,确保信贷资产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