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电影剧本的翻译——动画片《功夫熊猫》两个中文译本的个案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loveste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梦工厂出品的动画片《功夫熊猫》是内地上映的第一部票房收入过亿的动画片。该片于2008年获得了美国动画片“奥斯卡”---安妮奖,并于2009年在中国以最佳外国动画长片而获得“金猴奖”。本文以该片的两个汉语译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研究方法,旨在通过个案研究将翻译方法与电影剧本翻译实践相结合,使电影剧本翻译方面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深度。   本文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的功能翻译方法为理论框架,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进行的个案研究,其中涉及的研究方法有誊写、描述性对比分析和例证法。文章从确定翻译纲要、以翻译为导向的源文本分析和译文对比分析三个方面对案例进行了研究。翻译纲要确定了翻译的方向;源文本分析阐述了源文本特征对译文的潜在影响;译文的对比分析从篇内一致、篇际一致和功能加忠诚原则三个方面探讨了翻译策略的使用及其效果,由此对影片发行商在发行该片DVD时对两个版本的选择做出了解释。   本文是理论与翻译实践相结合的个案研究,希望这一案例分析,有助于功能翻译理论在电影剧本翻译实践中的运用和电影剧本翻译质量的提高,并引起更多的学者关注这一较新的翻译领域。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英国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活跃于文坛六十余载,创作了25部长篇小说,以及多部短篇小说、戏剧、剧本、游记、自传和文学评论作品,罗杰·沙洛克称其为“当代
《魔戒》系列是西方奇幻文学的代表作,已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且被读者评为世纪之书甚至千年之书,但国内对该书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探讨其文学性的方面,从翻译角度进行的研究却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