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磺酸改善高游离脂肪酸诱导的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gruby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在肥胖及2型糖尿病人群中,脂质代谢紊乱颇为常见。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发现脂质代谢紊乱对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即所谓的“脂毒性”,其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脂毒性是指血中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浓度增高或细胞内脂肪含量增多,通过引起或加重胰岛素抵抗(inulin resistance,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启动或促进2型糖尿病的发病。脂毒性能诱导IR已是人们不争的事实,但是其机制尚未明了。本实验采用静脉输注脂肪乳的方法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探讨抗氧化剂牛磺酸对高游离脂肪酸诱导的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方法:   48只雄性Wistar大鼠,经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后,行颈部动静脉插管:导管分别插入右侧颈静脉以输注液体,插入左侧颈动脉以抽取动脉血留取样本。大鼠空腹过夜后随机分为以下4组,每组12只。用电子微量输液泵输注下列相应液体:(1)SAL组,静脉输注48小时生理盐水(5.5μL/min);(2)IH组,静脉输注48小时20%脂肪乳+20u/ml肝素(5.5μL/min);肝素为脂蛋白脂酶的刺激物,他能使脂肪酸从脂肪乳中释放出来;(3)IHT组静脉输注48小时脂肪乳+肝素(5.5μl/min)+牛磺酸(0.35 mg/kg·min);(4)TAU组,静脉输注48小时牛磺酸(0.35 mg/kg·min)。牛磺酸溶解于生理盐水,并以0.35 mg/kg·min的浓度输注,此浓度已证实能改善静脉输注葡萄糖所诱导的IR。在输注48小时的最后2小时,分别从4组大鼠中各随机抽取6只,进行正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及C肽;比色法测定血清FFA、肝脏MDA;ELISA法测定血清8-异前列腺;Westernblot方法检测肝脏磷酸化JNK-1(p-JNK1)、JNK1、IRS-1磷酸化丝氨酸307、IRS-1、IRS-2磷酸化丝氨酸233及IRS-2。   结果:   IH组葡萄糖输注率(GIR)较SAL,组降低,同时输注牛磺酸可使GIR增加;IH组大鼠较SAL组大鼠血浆8-异前列腺素水平增加了0.5倍,肝脏中MDA含量增加2.1倍,同时输注牛磺酸使增高的8-异前列腺素及MDA含量降至正常;IH组较SAL组大鼠肝脏磷酸化肿JNK1/总INK1增高,同时输注牛磺酸使增高比值降至正常。各组大鼠IRS-1,IRS-2均无明显区别。IH组IRS-1丝氨酸磷酸化377及IRS-2丝氨酸磷酸化277较SAL,组明显增高,同时输注牛磺酸使增高的IRS丝氨酸磷酸化降至正常。各组单独牛磺酸输注组较生理盐水组均无明显变化。   结论:   1、静脉输注脂肪乳48h导致的内源性FFA浓度增高可以诱导IR。   2、内源性FFA增高引起肝脏氧化应激及JNK1活性增加,IRS-1ser307及IRS-2ser233增强。   3、抗氧化剂牛磺酸能缓解高FFA诱导的IR。并且减轻肝脏氧化应激,抑制JNK1活性及降低IRS的丝氨酸磷酸化。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的病因及临床特征进行临床分析,提高对本疾病的认识。   方法:   全部病例158例,按腹泻持续时间分为迁延性腹泻组和慢性腹泻组,采用
论文以疫情下的企业战略为背景,以美团公司为例,对企业环境进行分析,研究美团企业在环境变动下企业战略的应对,并对疫情环境下企业所做的战略决策的优与劣作出具体评价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