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多糖多色可调固态荧光分子的设计与合成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b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色可调固态荧光材料自出现以来,因其“越聚集,越发光”的特性以及光电效率高,分子响应快,分子骨架柔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有机光电子、细胞成像、化学检测、防伪、荧光传感器等领域。但是由于传统的发光基团分子骨架共轭性强,易导致荧光淬灭。此外,它们的制备过程复杂且繁琐、加工性差、生物毒性高等问题进一步影响了此类荧光材料在化学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随着对新型发光材料的化学结构(共轭结构、取代侧基、元素组成或分子的聚合度等)和微观结构(聚集性、结晶态和纳米粒子尺寸等)的有效调控,已开发出全色荧光材料和全色可调动态荧光材料。尽管这些结果在新能源材料领域令人振奋,但未来可调多色荧光材料始终面临着很多挑战。这其中包括:(1)在相同分子结构的前提下,难以实现单一波长激发的多色荧光材料;(2)未能有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研究非共轭高分子类的多色荧光材料的发光机制;(3)同一分子结构中实现发光波长的大幅调控比较受限;(4)一些荧光材料难以降解,易造成环境污染。基于生物基的非共轭有机荧光材料,由于结构设计性强、材料加工灵活、生物相容性好、毒性低等优点,逐渐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由于地球表面71%的面积是海洋,因此,可再生海洋植物(如海藻等)的种类多、繁殖快,从海藻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等领域。同时,通过可控合成的方法制备海洋生物质荧光高分子材料,也是建立可再生海洋能源系统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设计一类新型的具有高荧光效率、合成工艺简单的发光单元,开发一类优秀的以海洋生物多糖为基质的可调多色荧光材料,对生命科学、化学化工及医学领域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海藻酸钠是一种从天然褐藻中提取的高分子聚电解质,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易生物降解等优点。海藻酸钠自身的功能基团还可以进行化学改性,分子内的氢键作用使其具有稳固的簇拥构象,为聚集诱导发光材料提供了优秀的骨架材料。本论文以海藻酸钠为骨架,采用高碘酸钠氧化得到含有醛基的功能化多糖结构(OSA),再与含氨基的有机小分子进行席夫碱反应,通过调控其荧光颜色和发光性能,研究了小分子的构象以及空间位阻对荧光性质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将3,3’-二氨基-2,2’-联吡啶(3-Apy)和5,5’-二氨基-2,2’-联吡啶(5-Apy)两种同分异构体通过化学反应接枝到氧化海藻酸钠(OSA)上,制备了OSA-3-Apy和OSA-5-Apy多色可调固态荧光材料。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控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种类和交联比例开发出具有蓝-绿-黄的多色可调固态荧光分子。其中,与OSA-5-Apy相比,OSA-3-Apy表现出红移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且它的荧光量子效率(Φ)达15.36%,荧光寿命(τ)为12.38 ns,明显高于OSA-5-Apy(Φ为5.25%,τ为3.61 ns)。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荧光分子OSA-3-Apy的联吡啶扭转角为65.6°,使得其构型更为稳固,从而减少了非辐射能量的损失,表现出更好的荧光性能。通过对不同交联比例的荧光材料的分析发现,海藻酸钠骨架的非共轭结构对固态发光具有增强作用。而且,经过测试发现小分子交联具有最佳比例,OSA-3-Apy和OSA-5-Apy交联比例分别为1000:1和100:1时,荧光量子效率最高。利用OSA-3-Apy和OSA-5-Apy成功在L929细胞以及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进行了荧光成像,OSA-3-Apy和OSA-5-Apy均穿过了细胞膜对细胞质进行了染色,实现了对细胞的定向观察。通过钙离子交联实验发现,OSA-3-Apy在浓度1000 ppm时仍有荧光发射,而OSA-5-Apy在0-10 ppm离子浓度下就发生了淬灭,推测是因为3-Apy和5-Apy在荧光材料中所处的构象不同导致和钙离子的不同络合效应。两种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制备了黄绿蓝三种荧光颜色的荧光纤维和凝胶,表明了海藻酸钠基荧光材料在化学探针,防伪,生物成像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2)为了获得高荧光量子产率的固态荧光材料,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通过小分子结构微调,将2,2’-二氨基联苯(2-Dby)和4,4’-二氨基联苯小分子(4-Dby)两种不含N杂原子的同分异构体接枝到OSA上,制备了OSA-2-Dby和OSA-4-Dby高效荧光材料。NMR和FTIR结果表明2-Dby/4-Dby成功交联到了海藻酸钠骨架上。OSA-2-Dby和OSA-4-Dby分别呈现出蓝色和冷白色荧光。分析表明,全苯环联苯分子内电荷分布均匀,相比于氨基联吡啶分子荧光性能更加优异,OSA-2-Dby和OSA-4-Dby荧光效率分别高达32.33%和31.17%,相当于OSA-Apy材料的两倍。且OSA-Dby为单组分多发射材料,不仅具有固态荧光,还出现了室温磷光现象。对其磷光寿命进行了测试,OSA-2-Dby和OSA-4-Dby磷光寿命分别高达4.41 ns和3.36ns。2-Dby对磷光具有增强作用,通过高速摄像机拍摄,OSA-2-Dby的室温磷光长达6 s,而OSA-4-Dby未观察到室温磷光现象的发生。(3)小分子的位阻效应可以提高荧光效率以及使荧光材料产生红移。本部分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增加小分子的空间位阻,对不同空间位阻的带有氨基的小分子的交联对荧光材料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将对苯二氨(p-Pld)、三(3-氨基苯基)甲烷(T3AM)、四(4-氨基苯基)甲烷(T4AM)交联到OSA上制备了OSA-p-Pld、OSA-T3AM、OSA-T4AM荧光材料。OSA-p-Pld、OSA-4-Dby、OSA-T3AM、OSA-T4AM在固态下分别呈现出黄色、冷白色、淡黄绿色和绿色荧光,OSA-p-Pld、OSA-4-Dby、OSA-T3AM、OSA-T4AM荧光发射波长发生蓝移。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随着苯环数量的增加,小分子的空间位阻增大,OSA-p-Pld、OSA-4-Dby、OSA-T3AM、OSA-T4AM的荧光强度分别达到3.6×10~5、1.4×10~7、9.6×10~5和2.6×10~6。随着空间位阻的增加,荧光强度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又增强的趋势。联苯氨小分子表现出更强的荧光增强作用。空间位阻增大可造成更好的共轭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荧光,但苯环的自由旋转消耗了大部分能量,减弱了荧光发射。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盲目地追求外部空间建设的速度,忽视了与“场所精神”的关系,造成了“千园一面”的局面,甚至出现了“去精神化”的倾向,。因此,对精神方面的需求使得人们对现象学的核心内容——“场所精神”的探究再次达到了顶峰。重建外部空间与“场所精神”的关系,设计真正以人的精神需求为出发点的外部空间环境是当代需要持续研究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当今外部空间的现状,研究了人们对于“场所精神”的需求,以
【剧情简介】小美的爸爸经常把小美和其他孩子作比较,妈妈则经常无休止地对小美抱怨,还常常情绪失控。这不但让小美对学习失去兴趣,内心也更加认定自己不如别人,是个不值得被爱的坏孩子。内心变得压抑而郁闷,但又无法疏解,同学关系也变差了。自升入五年级以来,小美不但在学习上没有了积极性,还经常迟到,成绩下降明显。在班主任王老师及同学们的关心下,小美重拾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优势,慢慢打开了心门。爸爸妈妈
传统的海水淡化技术在缓解日益严重的淡水短缺危机中起着核心作用。但是,它们受到高成本,高能耗和环境污染的阻碍。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太阳能驱动的界面蒸发水(太阳能蒸发水)技术迅速发展。该技术使用太阳能加热水获取蒸汽,可以发展生态友好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淡水生产,同时满足能源,环境的需求。这项技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成为了一种低成本且有前途的海水淡化技术。聚苯胺作为一种原材料易得,合成工艺简单,化学及环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防工业不断发展,含能材料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传统含能材料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会产生大量有毒、组成复杂且不易分解的污染物,如果不能快速或正确处置这些污染物,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会损害人体健康。寻找高能量密度材料(HEDMs)不仅能够提高含能材料的性能,对于国防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高能量密度材料无论是在生产还是使用过程中都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对于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
由于氢能具有燃烧产物清洁无污染及高能量密度等优势,被视为传统化石能源最理想的替代品之一。电解水制氢是实现大规模产氢的有效途径,它包括在阳极发生的析氧反应(OER)和在阴极发生的析氢反应(HER)两个半反应。目前贵金属氧化物Ir O2和Ru O2是性能最好的OER电催化剂,而铂(Pt)及其合金是HER电催化活性最高的催化剂。然而,由于贵金属在地球上储量稀少,使用成本相对较高,不太适合进行大规模工业化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超稠油开采技术,是目前唯一比较成熟的商业化超稠油井开采技术。该技术目前主要分为预热阶段和生产阶段,在国内已经被大部分油田使用。新疆油田公司已经开始着手该技术的应用。截至2020年底,新疆油田风城油田作业区SAGD试验区分别建设了重32、重37、重1、重18、重45井区和重15火驱试验区,共计155组油井;实现年产400万吨,全生命周期SAGD井预计达到6000对。作业区
水性油墨废水的聚丙烯酸酯废弃物属于高碳物,含水率较低,其吸附性能在材料的应用制造与环境的污染治理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光催化技术在降解染料废水方面有着与传统治理水污染技术不可比拟的优点。本文首先将聚丙烯酸酯废弃乳液与锌离子络合,制备尿素分子吸附剂,可用于废液中尿素以分子的形式回收,并研究其对尿素的吸附性能;将聚丙烯酸酯废弃乳液-Zn(Ⅱ)-尿素作为前驱体,采用热缩合法制备出高效吸附性光催化剂g-
化学链燃烧技术是一种新型无焰燃烧技术,依靠载氧体在燃料反应器与空气反应器之间的还原–氧化反应,传递反应所需要的晶格氧与热量。性能优良的载氧体是保证化学链燃烧高效率、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本课题针对以往人工制备载氧体普遍成本高、易失活的问题,选用易获得、高活性的天然锰矿石作为载氧体,探究其在宁东煤化学链燃烧过程中的性能。同时,针对目前化学链燃烧过程中S元素的转化机理研究较少的现状,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
随着通信电子设备的普及发展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迎来了前所未有便利。由此产生的电磁辐射不仅严重干扰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体健康,还大幅度限制了武器的使用寿命,威胁着军事安全。磁波吸收材料能够有效地衰减电磁辐射,因而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或氮化物(MXenes)是一种通过蚀刻MAX相中的金属插层而形成的片层状物质。MXene因其独特的结构、丰富的表面终端、
自从1880年压电性被报道以来,人们对压电材料的开发和力-电耦合效应进行了不断深入的研究。压电性是指晶体在外界应力作用下发生极化,在力的垂直方向两表面产生等比例电荷的现象,铁电性是指在没有施加外界应力作用时晶体内也存在自发极化的现象。压电体被广泛应用于驱动器和传感器等方面,同时压电性也被认为在应力发光材料中发挥重要作用。铁电体属于压电体的一种,在存储器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元器件方面应用前景广阔。但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