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妊娠合并泌尿系结石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病因学研究研究1妊娠期合并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目的分析妊娠尿路结石与环境、气候、年龄、孕龄、生理变化等因素的相关关系,探讨妊娠合并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妇幼保健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所有经超声诊断的妊娠合并泌尿系结石(UPG)病例资料,统计妊娠结石患者被诊断结石的年龄、孕龄、环境、气候及血、尿生化相关指标等的相关资料,并与无结石妊娠妇女(NUPG)、育龄期无妊娠妇女(NPG)相应资料进行对比,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年共收治孕妇31295例,发现妊娠合并泌尿系结石162例(0.52%),其中有症状者(SUC)119例(73.46%)、孕前有尿路结石病史者7例(4.32%);21-25岁年龄组、孕28-36周、夏季(7-9月)妊娠合并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分别为40.74%、39.51%、33.95%;双侧、左侧、右侧结石发生率依次为23.46%、35.19%、41.36%;患者发生腰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肉眼或镜下血尿发生率分别为72.22%、25.31%、1.85%;UPG、NUPG、NPG三组血清磷异常升高率依次为1.23%、7.33%、0.67%,血清镁异常降低率依次为9.88%、4.0%、2.67%;血尿酸异常升高率依次为7.41%、12.0%、1.33%;尿酮体异常升高率依次为32.72%、10.67%、6.0%;尿葡萄糖异常升高率依次为20.99%、16.67%、2.0%;尿蛋白异常升高率依次为34.57%、29.33%、4.67%;血白细胞异常升高率依次为58.02%、54.67%、2.0%:尿白细胞异常升高率依次为58.64%、33.33%、23.33%;症状性结石外科干预组(SI)、保守治疗组(CM)与非症状性泌尿系结石组(NSUC)流产率依次为:4.17%(1/24)、1.05%(1/95)、0;早产率依次为:0、5.26%(5/95)、4.65%(2/43);剖宫产率依次为:4.17%(1/24)、17.89%(17/95)、37.21%(16/43);结论妊娠期妇女合并泌尿系结石发生率低于育龄期非妊娠妇女,多发生于妊娠晚期,右侧稍多于左侧,21~25岁年龄组孕妇合并泌尿系结石发生率偏高,结石的发生与患者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营养与电解质代谢、尿路感染等相关,磷、镁、糖、蛋白质代谢异常是妊娠合并泌尿系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保守治疗可能增加孕妇的早产率及剖宫产率,外科干预治疗可能增加胎儿流产的风险。目的检测妊娠合并泌尿系结石病例血尿生化相关指标,探讨影响妊娠泌尿系结石形成的可能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泌尿系结石(UPG)病例162例相关资料,并随机抽取同期无结石妊娠妇女(NUPG)与育龄期无结石非妊娠(NPG)妇女资料各150例作为对照,统计各组病例血、尿生化相关指标,对比性研究妊娠泌尿系结石患者血、尿生化指标变化特点,探讨妊娠泌尿系结石的形成与血、尿生化指标变化的相关性。结果6年共收治妊娠泌尿系结石(UPG)162例,其中症状性泌尿系结石(SUC)119例;UPG、NUPG、NPG三组血清磷异常升高率依次为1.23%、7.33%、0.67%,血清镁异常降低率依次为9.88%、4.0%、2.67%;血尿酸异常升高率依次为7.41%、12.0%、1.33%;尿酮体异常升高率依次为32.72%、10.67%、6.0%;尿葡萄糖异常升高率依次为20.99%、16.67%、2.0%;尿蛋白异常升高率依次为34.57%、29.33%、4.67%;血白细胞异常升高率依次为58.02%、54.67%、2.0%;尿白细胞异常升高率依次为58.64%、33.33%、23.33%:结论妊娠期妇女超负荷营养代谢、高磷低镁血症、糖尿病及隐性尿路感染,对妊娠期泌尿系结石的形成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二次超声检查对提高妊娠泌尿系结石诊断准确率的意义;方法将妊娠期肾绞痛病例分为随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在门(急)诊接受第一次超声(普通黑白超声)检查,收入院给予对症处理后,送超声科进行第二次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照组:只进行门(急)诊单次超声(普通黑白超声)检查;两组病例入院后均接受保守治疗,经保守治疗症状缓解者视为保守治疗有效;对保守治疗无效病例实施输尿管镜探查,根据输尿管镜探查结果,评价二次超声检查的意义;结果2004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妊娠期肾绞痛患者229例,试验组:112例,第一次超声诊断结石74例,第二次超声诊断结石87例,34例保守治疗无效行输尿管镜探查,术前超声诊断结石阳性26例与结石阴性8例,分别发现结石23例与2例,二次超声结石误诊率11.54%(3/26),漏诊率25%(2/8);对照组:117例,单次超声诊断结石85例,27例保守治疗无效行输尿管镜探查,术前超声诊断结石阳性21例与结石阴性6例,分别发现结石13例与2例,单次超声结石误诊率38.10%(8/21),漏诊率33.33%(2/6);结论超声检查仍是诊断妊娠泌尿系结石第一线的检查方法,二次超声可明显提高妊娠泌尿系结石诊断准确率。目的探讨解痉镇痛类药治疗妊娠期肾绞痛对妊娠结局安全性影响的意义。方法选择“间苯三酚”、“曲马多”、“黄体酮”、“杜冷丁”4种解痉镇痛类药治疗妊娠期肾绞痛,根据患者是否行外科干预治疗把病例分为保守治疗组与外科干预组,统计各组病例院前等待时间、保守治疗时间、药物应用频率、累计用药量,计算胎儿经阴道产、剖宫产、早产、及流产比率,分析应用解痉镇痛药与妊娠结局的相互关系。结果妊娠肾绞痛患者229例,保守治疗组:168例,平均院前等待时间(24.32±19.85)+平均保守治疗时间(32.70±23.09)为57.02±30.20小时,平均药物应用频率1.71次,平均累计用药剂量476.68±353.54mg,发生胎儿流产1例、早产11例、剖宫产45例、经阴道产111例;外科干预治疗组:61例,平均院前等待时间(27.49±16.09)+平均保守治疗时间(20.39±19.51)为47.89±23.36小时,平均药物应用频率1.67次,平均累计用药剂量346.36±307.24mg,发生胎儿流产2例、早产4例、剖宫产7例、经阴道产48例;二组病例在保守治疗时间、院前等待+保守治疗时间、以及使用间苯三酚与曲马多累计剂量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妊娠期过长时间或过量使用解痉镇痛类药对母胎发育存在安全性影响,“间苯三酚”“曲马多”可能增加孕妇早产率与剖宫产率,外科干预可能增加胎儿流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