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手术切除后肺腺癌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人类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Src酪氨酸激酶(Src tyrosine kinase,Src)的表达情况,探讨TS和Src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肺腺癌临床预后寻找一个新的标记物,为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08年1月初至2013年1月唐山市三家三级甲等医院可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肺腺癌患者术后癌组织及相对应的100例癌旁组织中的TS、Src的表达情况,同时收集每个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每一位患者进行预后随访;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中率的差异性使用χ2检验或校正的χ2检验,采用非参数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等级资料,应用Kaplan-Merier法和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筛选出与肺腺癌患者预后相关的风险因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TS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12%(χ2=24.1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TS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吸烟密切相关。在分化程度方面,低分化肺腺癌的TS蛋白表达率最高,其次是中分化,高分化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7P<0.05);在临床分期方面,Ⅲ期肺腺癌组织中TS的蛋白表达阳性率最高,其次是Ⅱ期,Ⅰ期的阳性表达率最低,表明肺腺癌的临床分期越晚,TS蛋白的表达率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49,P<0.05);在淋巴结转移方面,有淋巴结转移的TS蛋白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06,P<0.05);在吸烟方面,吸烟组的TS表达高于无吸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0,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影像特点及CEA无显著性差异(P>0.05)。3Src在肺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1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79,P<0.05)。4Src的表达与肿块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吸烟密切相关,在肿块大小方面,Src的阳性表达率在大于5cm时最高,其次是3~5cm,<3cm的最低,提示肿瘤有较强的侵袭性;在淋巴结转移方面,有淋巴结转移的Src的阳性率较无淋巴结转移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9,P<0.05),吸烟方面:吸烟组的Src的表达高于无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P<0.05)而Src的表达与肿瘤患者的年龄、性别、影像特点、CEA及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无关(P>0.05)。5肺腺癌患者中TS与Src表达相关性分析TS蛋白和Src蛋白表达同为阳性者38例,而TS阳性Src蛋白阴性10例,TS蛋白阴性而Src蛋白阳性者30例,两者同为阴性22例。经Spearmans检验r=0.23,故肺腺癌患者TS的表达与Src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Kaplan-Merier法生存分析显示: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吸烟指数、原发灶、淋巴结转移、TS表达及Src表达与DFS、OS之间存在负相关(P<0.05)。7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TS、Src的表达均可能是影响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TS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TS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吸烟有关,表明TS参与了肺腺癌的发生、发展。2Src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Src的表达与肺腺癌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吸烟密切相关,Src的表达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可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增长。3肺腺癌患者的TS与Src的表达成正相关,提示直接或间接的参与肿瘤细胞的生长,与肿瘤细胞的转移有关。4TS、Src是影响肺腺癌患者生存率的独立指标,表明TS、Src对判断肺腺癌患者的发展和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