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初中英语教学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反映了对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兴趣、策略、行为、评价主体等方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包括通过即时评价、检查英语作业及书面测验等形式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考查和学生对英语考试态度、结果及考试困惑的调查。本研究以兰州一初中为个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对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调查中学在初中英语教学评价方面已取得了不少成就。具体表现为,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学生对于自我评价已有初步的认识与关注;英语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即时评价体现生本思想;英语作业评价更多体现为一种促进学习的评价;英语书面测验中进行二次测验注重学生的发展。调查中学英语教学评价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英语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第二,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第三,评价主体单一,学生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第四,评价重心仍注重结果,形成性评价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终结性评价的方式也显得单一,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最后,结合初中英语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第一,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第二,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第三,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第四,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第五,教师、学生应正确地看待考试,树立正确的评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