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假日经济的蓬勃发展,黄金周旅游交通堵塞、停车难、交通设施超载等问题浮出水面,怎样解决景区内外旅游交通瓶颈问题,调控旅游需求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与此同时,旅游业并非是绝对的“无烟工业”、“绿色产业”,旅游业同样存在污染。而旅游地污染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景区内交通污染,如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这些问题都亟待研究和解决。本论文首先从新的视角出发,研究景区内公路交通环境承载力的理论框架体系,分析景区内公路交通环境承载力概念、特点、结构和功能。提出景区内公路交通环境承载力的组成体系:交通环境资源承载力和交通环境污染承载力。并指出了景区内公路交通环境承载力的应用领域。论文构建了景区内公路交通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适宜在九寨沟核心景区等山地型风景区进行测度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计量模型、能源资源承载力计量模型、大气污染承载力计量模型和噪声污染承载力计量模型。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识别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对九寨沟核心景区公路交通环境承载力进行了测度和评价。得出的结论是:在四个评价指标中,能源消耗指数最劣,处于严重超载,而其它三个指标均处于弱载或者适载状况。通过综合评价可知,九寨沟核心景区公路交通系统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状态,其公路交通环境承载力处于适载状况。通过对九寨沟核心景区公路交通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表明本论文提出的风景区旅游交通环境承载力理论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其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最后,论文有针对性地分别从土地占用、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噪声污染等角度提出九寨沟核心景区内公路交通环境承载力的调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