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操控与“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与实践再思考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复(1853-1921)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与翻译理论家,也是近代第一个较全面地向中国介绍西方学术的启蒙思想家。他的译著,也就是著名的“严译八种”,一度被争相阅读;他的翻译标准“信、达、雅”,在中国翻译史上也被许多人奉为“金科玉律”,指导着几代人的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 事实上,对严复翻译的评论与研究早在他的生前就开始了。时至今日,翻译界仍然热衷于他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不断地赋予“信、达、雅”以新意,并重新诠释他的译作。但这些研究大都局限于以“忠实”为目标的翻译传统,属于应用翻译学的规定性范畴,这也使得对严译的研究道路显得越来越狭窄。 现代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给了我们重新审视严复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机会。西方翻译理论中的操控理论,研究的是翻译与其操控因素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认为,翻译就是译者在一定权利人或机构规定的意识形态系统下完成自己的诗学追求的过程。借助这一理论,本文试图以描述严复翻译过程的方法追溯当时的意识形态与诗学操控因素,以期对严复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有新的认识。研究有两个主要目的: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描述严复的翻译——以重写或介绍的形式引进外国文化,研究自始至终操控他的翻译活动的目标意识形态和诗学追求因素;其次是探讨他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他的翻译标准以调适方式成功地激起全面再创国家政治文化辉煌的能动性。 除了前言和结束语,本文将分四个主要章节进行论述。 前言部分概述严复在中国翻译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对严复翻译研究的现状及不足,然后重点介绍了以Lefevere和Bassnett为代表的操控理论,说明本文试图借助这一理论重新阐释严复翻译标准的目的和方法。第一章,文献综述。本章主要回顾清末民初以来对严复翻译理论与实践的传统评论,尽管其中不乏深刻而新颖的见解,但也存在不足,因而严复研究仍然引人关注。指出如果仅仅是用传统方式来研究严复,我们并不能找出理论依据令人信服地理解和说明他的翻译实践和他的翻译标准,因为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他的实践和标准之间似乎存在矛盾。 第二章,操控理论。本章综述现代西方翻译理论,重点介绍以Lefevere和Bassnett为代表的操控派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开始本研究,认为严复的翻译标准信、达、雅是受意识形态及诗学两大因素操控的。 第三章,意识形态和信。本章通过描述严复的翻译过程,分析严复“信”的标准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指出他的“信”从理论到实践都是当时意识形态,特别是政治意识形态操控的结果,而他的翻译正是“信”的成功诠释。第四章,诗学和达、雅。本章同样通过描述严复的翻译过程,阐释诗学操控因素与“达雅”的关系。严复的译文典雅、流畅,这种达且雅的审美取向实际上显示了翻译过程中的诗学因素操控。 结束语部分指出严复的翻译策略在某些方面与现代翻译理论不谋而合,因而我们可以借鉴现代翻译理论,重新审视严复的翻译,更好地认识他在近代中国翻译史上的地位。
其他文献
本课题采用调查问卷和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对英语专业90名二年级学生的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归纳。为了探索学习策略意识和策略使用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在问卷中设计
论文以散文翻译为例,分析语境在篇章翻译中的重要性。论文第一章介绍了篇章翻译的概念以及给篇章语言学给翻译研究带来的新观点,包括篇章作为翻译单位和篇章作为一起交际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