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院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inggoigo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对于严重瓣膜病变患者,瓣膜置换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心脏瓣膜手术风险高,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风险均高于一般手术。老年患者脏器功能减退,对手术的耐受差,死亡率更高。因此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做好围手术期管理,是临床上改善预后的关键手段。但目前尚没有针对老年患者的心脏瓣膜手术风险预测模型。本课题的目的是建立简单可靠的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院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10年1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老年患者4554例。随机分为建模组(n=3418)和验证组(n=1 136),建模组:验证组=3:1。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再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EVRS logistic模型)。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中的β系数所占比重,对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赋值,构建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院内死亡风险评分(EVRS评分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来验证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并且与EuroSCORE Ⅱ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在建模组和验证组,患者院内死亡率分别为4.9%和4.1%。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纳入8个变量进入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院内死亡风险评分模型(EVRS评分模型),包括术前变量(年龄>66岁,NYHA心功能Ⅲ-Ⅳ级,血清肌酐>200umol/L,重度三尖瓣返流)和术中变量(术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术中红细胞输注>5U,术中机械辅助,体外循环持续时间>190分钟)。经验证EVRS评分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areaunder the curve,AUC)=0.791;Hosmer-Lemeshow 拟合优度检验χ2=2.37,p=0.306;验证组 AUC=0.830;Hosmer-Lemeshow 拟合优度检验χ2=0.35,p=0.839。并且EVRS评分模型对老年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院内死亡的区分度优于EuroSCORE Ⅱ模型(建模组:AUC 0.791 vs 0.722,p=0.0003;验证组:AUC 0.830 vs 739,P=0.0217)。结论:EVRS评分模型是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院内死亡危险分层的简单可靠工具,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
其他文献
背景:真核生物翻译延伸因子1δ(EEF1D),为蛋白质延伸因子1复合体的亚基,参与蛋白质合成的延伸过程。除这种经典的生物学功能外,EEF1D在许多肿瘤中表达量上调,如肝细胞肝癌、口腔鳞状细胞癌成神经管细胞瘤等。EEF1D参与到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当中。EEF1D的过表达可以促进EMT信号通路,从而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迁移和侵袭。并且,可以通过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骨肉瘤的增殖。这些都表明E
背景肺鳞癌约占非小细胞肺癌的20-30%,治疗经历了从化疗、靶向治疗、抗血管治疗、免疫治疗的进展,而更多的是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免疫单药或联合化疗有效的治疗方案中获益。肺鳞癌基因突变复杂,TP53突变是最常见的突变基因,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2A(CDKN2A)基因突变约占20%。CDKN2A是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其失活可使得细胞周期失去控制,细胞无限增殖,与肿瘤预后密切相关,而CDKN2
学位
顺铂药物的耐药性研究在顺铂药物的临床使用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来预测顺铂药物的耐药性并探究顺铂药物耐药性的作用机制是新兴研究热点之一。含铂化疗方案作为癌症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案以姑息其临床症状。然而,尽管患者在治疗初期对含铂化疗方案有着良好的响应,仍然无法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对此类药物产生耐药性。因此,化疗耐药是癌症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之一。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铂类药物原发性与获得
背景和目的:低钾血症(Hypokalemia,LK)是接受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常见症状,并且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中更为突出,增加了 PD患者的疲乏、营养不良、心律失常、心衰、心脏骤停、死亡的发生风险。近年来,有研究提出低钾血症与PD患者腹膜炎的发生也有关,但其程度和持续时间在其中的作用尚未
研究背景和目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亚型。目前,以利妥昔单抗为基础的R-CHOP免疫化疗方案是DLBCL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该方案可使超过50%的晚期DLBCL患者达到临床治愈。然而,仍有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对R-CHOP方案耐药或完全缓解后复发。对于耐药或复发的患者,二线治疗方案总体有效率低。越来越多的
第一部分基于胆道三维重建在胆道解剖及变异中的研究目的:1.利用海信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CAS)重建50例中国人的胆道三维模型,根据三维模型研究胆道系统解剖及变异。2、探讨胆道解剖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因各种原因(包括结石、肿瘤、炎症等)导致胆道梗阻,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行256排上腹部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的患者50例,所有被选取的患者均经过南方
[背景]IgA肾病(IgAN)是一组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呈颗粒样或团块样弥漫性沉积为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最终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IgA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现代医学在临床上至今仍无对IgA肾病特异性的有效的治疗药物,但祖国医学对IgA肾病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经验并且取得显著疗效。本课题组从事肾病研究四十年,经过大量临床病例的观
背景 机体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受叶酸代谢通路和甲硫氨酸代谢通路影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和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是这两条代谢通路的关键酶,其活性主要受三个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分别是MTHFR C677T、MTHFR A1298C和MTRR A66G。这三个基因位点突变能改变关键酶的活性,阻碍叶酸代谢和甲硫氨酸代谢通路的顺利进行,从而导致Hcy在血中的堆积,出现高Hcy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