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西汉政治文化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guo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汉时期,统治者从寻求长治久安之道出发,在对各家政治文化不断的淘汰、取舍、整合中,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政治文化模式——“霸王道杂之”。本文就西汉“霸王道杂之”这一模式展开论述,追溯其历史渊源,分析其构建过程,探讨它的社会效应以及历史意义,以期为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可借鉴的传统文化资源。本文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说明本文是从思想史和政治史的结合上综合研究的,其后,对文中的若干重要概念——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模式、王道、霸道、霸王道杂之等进行解释,以明确本文研究的范围。第二部分论述“霸王道杂之”的历史文化渊源。从“霸王道杂之”的儒法源流来看,儒家的“礼”与法家的“刑”从产生伊始就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在礼与法的发展中,夏商周三代礼乐文化相陈,表现为“德主刑辅”,主张在统治中以道德教化为主。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这个时期的王霸之辩与汉代形成的“霸王道杂之”的政治文化模式着密切的关系,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已经有了王霸并用的实践,孔子提出儒家思想的王道,但是并不反对霸道,到了战国时期,孟子首先提出王道与霸道的对立,主张实行王道,反对霸道,而荀子在尊崇王道的同时,主张兼取王霸之长。第三部分论述西汉政治文化模式的构建过程。汉初思想有别于先秦时期,表现出一种合流的趋势。汉代前期,道家的“黄老之学”被统治阶层所推崇,成为为统治者的指导思想,由于“黄老之学”兼取各家之长的特点以及统治者在实行过程中对儒家礼制和刑法对维护统治秩序的注重,这个时期可以看作是西汉政治文化模式的萌芽时期。到汉武帝时,儒家思想代替“黄老之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汉武帝时尊儒尚法,儒法并用,西汉政治文化模式由此形成。昭宣中兴,统治者对汉武帝时期的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继承和改造,汉宣帝正式提出“霸王道杂之”的“汉家制度”,西汉政治文化模式正式确立。第四部分分析西汉政治文化模式的社会效应和历史影响。“霸王道杂之”的政治文化模式在西汉的构建,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并为后代所称颂和遵循,西汉以后,统治者在不同程度上都借鉴了这个这个模式的经验教训,以维持其统治。最后为结语部分,总结本文内容,说明“霸王道杂之”的政治文化模式是在政治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互相作用下形成的,它对现代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正> 《农业考古》1990年第2期刊出了段一平先生的"天下银杏第一树——《国树银杏树》与《银杏小史》脞语"一文。一年前,笔者就想着笔考证山东莒县浮来山定林寺的"天下银杏第
在北方隐伏岩溶分布地区,许多城市开发利用岩溶地下水资源作为饮用水水源,但利用数值模型方法进行岩溶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工作较少。以山东省肥城市城区水源地为例,采用
近几年音响界部分人士,对无反馈放大器趋之若鹜,而对有负反馈的放大器避而远之。就此问题,对音响功放引入负反馈的必要性、负反馈对放大器的负面影响及负反馈技术的改进等方
介绍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国内烧结点火炉发展的大致历程以及各阶段各种炉型的结构特点,着重阐述了在现有炉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配套节能减排设施,并对烧结点火炉的未来发
目的:观察回药健脾益肾化瘀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同时,观察此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
电影《维多利亚一号》讲述"我想有个家"的城市生活主题,两条并行叙事线索井然有序的展开。影片大肆渲染性、暴力、血腥要素,性所产生的主体间巅峰体验、审美快感和示范效应,
目的:为制定中国老年前期女性血沉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了中国各地用温氏法测定的健康老年前期女性血沉参考值,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结果
痰瘀之名乃后世提出,仲景所论,虽无其名,但有其实。痰瘀是《金匮要略》诸多疾病的关键病理环节或常见证候,从其治疗方药中就充分反映了痰瘀同治的精神。痰瘀又可分之为四,即
【正】 三权分立是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过程中形成的思想体系和政治纲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又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依据、组织原则和建国纲领.那么,资产阶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