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要有临床研究系统评价和在体动物实验研究构成。临床研究系统评价:三七总皂苷不同制剂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系统评价目的:旨在通过系统评价PNS不同制剂治疗缺血性心脏病(AP、AMI)的临床试验,分析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总结最佳制剂,同时间接探讨活血祛瘀法的临床效价。方法:以三七总皂苷、血塞通、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为关键词,在检索美国国立图书馆、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检索。截止日期至2015年12月31日。由2位评价员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资料进行筛选,并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总检索出文献684篇,通过筛选,最终纳入37篇研究。仅3项研究Jadad评分为2分,其余均1分,文献质量评估“倒漏斗图”不对称,显示存在发表偏倚。在改善心绞痛症状、增加心电图总有效率方面,PNS(血塞通)注射液疗效优于PNS胶囊(P<0.05),并且注射液能够改善患者凝血功能、炎症反应(P<0.05),而胶囊在此方面疗效不显著(P>0.05);在心梗疗效方面,西药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PCI术后冠脉血流(P<0.05);不良事件报道分析显示,PNS(血塞通)制剂不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PNS制剂治疗心脏病的疗效优于单用西药常规治疗,与西药治疗有互补的趋势,并且不增加毒副性,而且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疗效更优,间接推断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活血祛瘀法治疗心脏病是一种有前景的选择。在体动物实验研究:三七总皂苷通过抑制VEGF/Notch信号通路干预大鼠心肌损伤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目的:证实活血祛瘀药三七有效组分PNS通过增加对外周血MSCs表达,抑制VEGF/Notch信号转导通路,进而促进缺血心肌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构建Wistar大鼠心肌损伤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model)、假手术组(sham)、三七总皂苷组(PNS)、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G-CSF)、三七总皂苷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PNS/G-CSF),每组10只,sham组只挂线,不结扎,control组不手术,尾静脉注射药物,干预7日后取材。通过小动物超声检测心脏功能,HE染色观察心肌梗死边缘区病理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心脏胶原纤维化改变,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中间充质干细胞(MSCs)、造血干细胞(HSCs)数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各组梗死边缘去心肌组织Notch1、Notch3、DLL4、VEGF、Hesl的mRNA并进行定量分析,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WB)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左室前壁厚度(LVAW)在舒张期和收缩期分别降低40.71%、68.90%,左室内容积(LVID)在舒张期、收缩期分别增加20.33%、73.22%,外周血中MSCs增加74.6%,而HSC无改变(P>0.05),Notch1、Notch3、DLL4、Hes1基因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而DLL4、VEGF、Hes1基因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model组比较,PNS组LVAW在舒张期和收缩期分别增加63.86%、65.82%(P<0.05),MSCs降低94.29%(P<0.05),而HSCs差异不显著(P>0.05),在基因表达层面,PNS组mRNA变化不显著(P>0.05),在蛋白表达层面,与model组比较,PNS组Notch3、Hes1蛋白相对表达分别降低32.35%、38.50%(P<0.05);病理结果显示PNS组心肌细胞排列较control组紊乱,但较nodel组整齐,并且心肌细胞体积较model小,肌纤维略整齐,肌细胞略肿胀,胞浆内嗜酸性改变较明显。胶原纤维染色观察,PNS组心肌细胞渗透性较control组低,肌细胞排列略整齐,梗死边缘间质胶原纤维改变较model,用药组变化与模型组相似,仅心肌细水肿程度有微弱减轻趋势。结论:PNS能够通过促进MSCs表达、抑制VEGF/Notch信号通路改善大鼠心脏功能、减小病理改变程度,促进心肌损伤修复,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间接提示活血祛瘀法可能通过干预MSCs、VEGF/Notch信号通路发挥保护心肌损伤修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