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支化聚缩水甘油的氟封端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uc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对外部羟基保护的方法成功将线形氟碳链和超支化聚缩水甘油的内部羟基反应,合成了内部以线形氟碳链为臂的内部亲油外部亲水的氟改性超支化聚缩水甘油。并通过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IR),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凝胶渗透色谱(GPC),元素分析(EA)等表征手段对其分子量,支化度等分子结构信息和氟含量,羟基转化率进行了表征,得到其支化度为0.4,内部羟基反应率为30%左右,主要是线性单元L14参与反应。利用差热分析(DSC),乌氏粘度仪等测试方法对其结晶性能,热性能,特征粘度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该聚合物在测试范围内为无定型态,具有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改性后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改性后的聚合物特征粘度也有很大的提高。 另外,本文研究比较了两种合成方法中的羟基转化率,1将第三章的产物和全氟醋酸酐反应、2将超支化聚缩水甘油和全氟醋酸酐直接反应。用IR、NMR对两种合成方法得到的产物进行表征,分析比较羟基转化率。通过红外测试,看到前一种合成方法使更多的羟基参加了反应。通过核磁测试对羟基含量进行计算,发现前一种合成方法羟基反应率达40.5%,而后一种合成方法的羟基反应率为22.8%。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设计了一种“蒸馏-失活”的方法,考察了氯丙烯、双氧水中杂质,反应助剂等因素对TS-1稳定性的影响。采用N2物理吸附、热失重(TGA)、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元素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阐述了可再分散乳胶粉的制备方法及可再分散乳胶粉性能的影响因素。综述了可再分散乳胶粉的定义、生产发展概况、应用发展概况和制备原理,以及有关喷雾干燥的一些基本理论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教育体制和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思想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如今的教育教学也不仅是
世界银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我国营商环境得分与排名进步明显,但在制造业领域仍存在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企业税收负担重和行政审批程序冗长繁杂等问题.为继续提高
期刊